马刀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蜌,单姥,齐蛤,马蛤,竹蛏。 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的贝壳。贝壳2片,长形,质薄,两片相等。 壳长5~11厘米,长度约为高度的6~7倍。壳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背腹缘几乎平行,腹缘中部微凹,壳前端呈截形,后端圆,前端轮后端略粗大。 外韧带黄褐色。贝壳表面光滑,被有黄褐色外皮,生长线明显,后端有时形成褶襞。 壳内面白色或淡黄色。铰合部小,每壳各具1主齿。前闭壳肌痕极细长,后闭壳肌痕前后长略呈半圆形。外套痕明显,前端后背缘凹入,外套窦半圆形。 足发达,细长,呈柱状。生活于浅海泥沙滩。分布渤海、黄海、南海一带。本动物的肉(马刀肉)亦供药用。全年均可捕捉。采集后洗净,去肉,晒干。 味咸,性凉。散结消痰,通淋。治水瘿,气瘿,痰饮,淋病,妇人赤白漏下。 ❷ 外科病证名。 出《灵枢·经脉》。即马刀疮。 马刀生耳之前后,忽有疮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马刀疮。见马刀疮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