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读音d·ong(ˋ),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多贡切,去,送韵。 ❶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凝结成冰。 ❷感到冷或受冷。 ❸[冻子]凝结了的汤汁。 上一条: 衕 下一条: 凍 冻〔dong〕chaob: ~冰。chaob giand. 冻疮 〔dong chuang〕dongbbaod;dangb baod. 冻结 〔dong jie〕 chaob: 猪油~了。xanb nbeat chaob jul. 冻手冻脚〔dong shou dong jiao〕mlenldeutmlenldoul;shutdeutshutdoul. 冻dōng <延安>冰。 冻凍ㄉㄨㄥˋdòng二2876①名冰。⑴东北官话。黑龙江黑河〖 〗。⑵北京官话。北京〖 〗。⑶中原官话。山东郯城〖 〗、费县〖 〗。江苏徐州〖 〗。⑷晋语。河北邯郸〖 〗。陕西清涧:冻上~了也结了冰了‖河里打~去也到河里砸冰块去。⑸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⑹江淮官话。江苏淮阴〖 〗。上~结冰。江苏东台〖 〗。他手里抓着格~。⑺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②形凉。⑴湘语。湖南长沙〖 〗。热天睏觉肚子上也要盖点东西。要不就会~哒去。⑵粤语。广东广州〖 〗。杯茶摊~咗至饮茶凉了再喝。⑶闽语。福建福州〖 〗。③动发抖。闽语。广东揭阳〖 〗。伊家惊到□(〖 〗)~他被吓得不停地颤抖。广东潮州〖 〗。   冻凍dòng❶液体遇冷凝结 △ 河水~了|~土层。 ❷汁液凝结成的胶状体 △ 鱼~|肉皮~。 ❸寒冷刺激机体组织 △ 鼻子~得通红。 ❹姓。 冻凍❶液体遇冷凝结:~结︱~害丨~冰︱~土︱冷~︱冰~︱霜~︱上~︱化~︱解~︱开~︱天寒地~︱冰~三尺,非一日之寒。 ❷受冷;感到冷:~僵︱~馁(nei)︱~疮︱~伤。 ❸凝结的汤汁:肉~儿︱鱼~儿︱果子~儿。 冻dòng❶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结成固体:冻豆腐│天寒地冻│河水冻冰了。 ❷ 受冷,感到冷:冻手│冻疮│冻僵。 ❸ 凝结了的汤汁:果冻│肉皮冻。 ❹ 姓。 冻dòng遇冷冻结。《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韩非子·解老》:“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九思·悯上》:“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佚名注:“洛,竭也。寒而水泽竭成冰。” 冻dong冻毙 冻冰 冻疮 冻害 冻僵 冻结 冻裂 冻馁(nei)冻肉 冻伤 冻死 冻土 冻雨 冻灾 挨冻 冰冻 防冻 果冻 化冻 解冻 开冻 冷冻 凝冻 肉冻儿 上冻 霜冻 速冻 鱼冻儿冻豆腐 冻解冰释 天寒地冻 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冻dong❶(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到较低的温度而凝固:盆里的水~成了冰|冬天放在屋外的柿子~得很硬。 ❷把液体或某些食品放在较低的温度下使它凝固:把肉放进冷冻库~起来|把牛奶拿到冰箱里~一~。 ❸受冷或感觉冷:外面天冷,小心把脚~坏|寒冷的天气把他~得直打哆嗦。 冻(同)冰 冷 冻dòng受寒冷: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死。(十二·257)你死不拣好日子!你出去站一站,把皮不~破了你的! (五一·1194)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冰澌 > 凍 凍 dòng 猶冰。《莊子·庚桑楚》:“是乃所謂凍解冰釋者,能乎?”《説文·仌部》:“凍,仌(冰)也。”唐·韓愈《人日城南登高》詩:“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明·唐順之《吏部郎中林東城墓志銘》:“君問學幾二十年,其膠解凍釋未知其何如也。”一説,冰壯曰凍,即凍得堅硬的冰。 冻冻;化、融○冻dòng(动)(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了一层冰|地~三尺|不~港|缸里的水~了 | 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坏。 ●化huà(动)融化:~冻|融~|~冰|~雪|~糖|冰雪都~了|冻白菜~了。 ●融róng(动)融化:~化|~解|消~|春雪易~|冰~化了|积雪开始消~。 冻dòng〖动词〗 受冷(2)。《晁错论贵粟疏》: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圣明的帝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挨饿的原因,不是能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给他们穿。《义田记》:妻之族,无冻馁者。——妻子一族,没有挨冻受饿的。 冻凍dòng❶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不翻。” ❷ 寒冷,受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死亦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无~馁之患矣。” 冻*凍dongB6B3 ❶(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港/上~/~结/~豆腐。 ❷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儿/鱼~儿/果~儿。 ❸受冷或感觉冷:~死我了/我昨晚~了一夜。 ❹形容像冰一样晶莹润泽:~珠/青田~石。 ❺〈文〉厚冰:然则冰解而~释,草木区萌(《管子》)。 ❻姓。 拟状物 拟状物圆形物:球(雪~;气~;棉~;绣~;煤~;铁~;铅~;篮~) 毬 团(花~;泥~;石~;纸~;云~) 蛋(铁~;泥~;粪~) 珠(~子;数~;滚~;眼~;水~;钢~;念~;记~;佛~;露~)弹(~子;铁~) 丸(~子;肉~;泥~;弹~;蜡~;药~) 环状物:环(指~;耳~;花~;铁~) 圈(~子;钢~;锅~;花~;篮~;金~) 套(桶~) 箍(桶~)彄(~环) 鐍 饼状物:饼(月~;铁~) 轮(车~;月~;滑~) 月(~琴;~牙) 团(~扇) 盘(磨~) 管状物:筒(竹~;气~;电~) 卷(蛋~;烟~;胶~) 管(气~;血~;竹~;钢~) 筩 杆(电~) 铁制的圆管:铁管 粒状物:粒(饭~;豆~;颗~;盐~) 子(棋~;石~) 沙(~糖;~金;豆~) 米(海~;豆~) 粟颗(~盐;雪~) 颣 疙瘩 纥繨扢搭 闪着银光的点状物:银砾 块状物:块(煤~;冰~;血~) 锭(金~;纱~) 碴(煤~;炭~) 砣(~子) 砖形物:砖(~茶;冰~;煤~;茶~;金~) 坚硬的小块物:砟(铁~) 堆状物:堆(煤~;粪~) 垛(麦~;柴~) 坨(盐~) 摞 塠 粥状物:糊(药~;面~) 膏(软~;牙~;浸~) 泥(印~;枣~) 浆(泥~;豆~) 羹(~汤;~汁;肉~) 冻(果~;肉~) 扣状物:扣(绳~;活~) 纽(~扣;衣~) 长形物:条(铁~;柳~;面~;油~;雪~) 棍(拐~;木~) 棒(磁~) 杆(电~;旗~) 竿(竹~)杠(撬~) 筋(钢~;铁~) 辫(发~) 缆(电~) 捻(~子;纸~) 茎(剑~) 炷(灯~;艾~;兰~) 带(领~;皮~) 柱(水~;冰~) 探物的细铁条:铁探子 针状物:针(钢~;银~) 刺(芒~;骨~;鱼~) 芒(麦~) 锥(毛~)扦(火~;竹~;牙~) 钉(销~;眼中~) 销子 线状物:线(米~;油~) 丝(蛛~;藕~;铁~;雨~) 缕(金~衣) 须(花~;虾~) 无数的线条状物:千丝万缕 万缕千丝 网状物:网(~兜;鱼~) 络(丝~;发~;橘~) 纱(铁~;窗~) 兜(网~) 蛛丝:蛛网 天丝 雾丝 飘动着的蛛丝:游丝 包状物:包(包包;山~) 泡(灯~;眼~;水~;气~) 沫(皂~;白~) 波状物:浪(声~;麦~) 波(音~) 脉(山~) 片状物:片(铁~;叶~;卡~;刀~) 皮(封~;粉~) 板(石~;纸~;地~;门~) 衣(地~) 膜(地~) 毡(~帽;~子;毛~) 红色薄片:霞片 粉状物:面(盐~;药~) 粉(奶~;齑~) 末(锯~) 屑(纸~;木~)霜(盐~;糖~) 斗状物:锅(烟~;烟袋~) 斗(烟~;漏~) ☚ 某种形态的物品 其他拟状物 ☛
汤 汤汤(汤汁;~羹;茶~;米~;肉~;鱼~;菜~;清~) 没有菜的汤:清汤 米汤:米饮 粥汤:酏浆 饺子汤:饮汤 用肉类制成的汤汁:湆 洎(肉~)肉汁 肉汤 煮肉或鸡鸭等的清汤:高汤 冷菜汤:凉浆(~剩饭) 凝结了的汤汁:冻(肉~;果~) 剩余的汤:剩汤 残汤 汤脚 (煮蒸或特别做的液汁:汤) ☚ 液汁 浓汁 ☛
凉 凉凉(秋~) 冰 冻 森 清 撩峭 有点凉:疏凉 很凉:冰凉 风很凉:冷飕飕 新鲜冰凉:鲜凉 寒凉的样子:冷冷(秋风~) 凉凉 凄其凉浸浸 微凉的样子:凉生生 (温度较低,有点冷:凉) ☚ 凉 清凉 ☛
冻结 冻结冻(冻凝;涸冻;冷凝) 瘃 沍(积沍) 凝涸 冰冻,冻结:凝冻 地面冻结:地冻 严寒冻结:寒沍 天气严寒积冻不开:沍寒 天气阴晦,积冻不干:沍阴 冻得硬梆梆的:冻挺 冻得僵硬的样子:寒惨惨 (液体遇冷凝结:冻结) ☚ 凝结 结冰 ☛ 冻 074 冻将烹调成熟后的原料,在原汤中加琼脂肉皮冻使之冻结在一起的一种烹调方法。冻菜亮晶柔韧、凉爽适口。如冻虾仁、冻鸡、冻肘子、冻猪爪等。 ☚ 腌 盐焗 ☛ 冻凍dòng❶遇冷凝结。如:水冻了;大地封冻;冻豆腐。 ❷汤汁凝成的固体或半流体。如:肉冻,鱼冻。 ❸受冷或感到冷。如:冻伤,冻疮;脚冻了;衣服穿少了冻得慌。 冻(凍)dònɡⅠ ❶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 freeze:发动机 ~ 住了。 The engine has frozen up; 小河 ~ 起来了,你可以看见 ~ 在冰里的鱼。 The stream has frozen up;you can see the fish trapped in the ice. ❷ (受冷或感到冷) feel very cold;freeze;be frostbitten:多穿些,别 ~ 着了。 Put on more clothes so you don't catch cold. 她手都 ~ 了。 Her hands were frostbitten. 真 ~ 得够戗。 Brr,I'm freezing! Ⅱ ❶ (凝结成半固体的汤汁) jelly:李[梅]子 ~ plum jelly; 苹果[桔子] ~ apple [orange] jelly; 肉 ~ meat jelly ❷ (姓氏) a surname:~ 泰 Dong Tai ◆冻冰 freeze; 冻疮 pernio (pl. perniones);[古] kibe;bugantia;chimatlon;chilblain;frostbite; 冻豆腐 frozen bean curd; 冻害 {农} freeze injury;cold damage;winter injury;winter killing; 冻僵 frozen stiff;numb with cold冻结 (液体遇冷凝固) freeze;congeal;(阻止流动或变动) frozen-in;freeze-up;congealment;block; 冻馁 cold and hunger; 冻凝 congeal; 冻伤 {医} cold injury;frostbite;chimatlon;congelation; 冻死 freeze to death;freeze and perish;die of frost; 冻土 frozen soil;congealed ground;frozen earth;frozen ground; 冻雨 {气} ice rain;sleet;shower;freezing rain; 冻原 crymic;xerophorblum; 冻胀 {地质} frost boil;frost heave;frost heaving 冻dòng❶冻解冰释
❸冰消冻释
❹天寒地冻 冻凍dòng(7画)
  【提示】东,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 *冻(凍)dòng7画 冫部 (1) 液体或含水分的物体遇冷而凝结。也指这种自然现象:霜~|化~|解~|~豆腐|萝卜~了。 (2) (~儿)汤汁凝成的胶状体:鱼~儿|肉皮~儿。 (3) 受冷或感觉冷:~得慌|手~僵了|~得脸生疼|小心别~着。 冻凍dòng古代形声字。从冫(古冰字),东(東)声。厚冰义。转为动词,指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如:河里冻冰了|天寒地冻。引申为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如:天冷,冻得慌|小心别冻着。又引申指凝结了的汤汁。如:肉冻儿|果冻儿。 冻凍★繁◎常★常
dònɡ凍,形声,从 (冰)或冫,東声,本义为冰冻,引申为受冷或感到冷、液体遇冷而凝结、汤汁等凝结成的半胶状体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