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冷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冷哮病证名。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苔白滑,脉弦紧等。治宜温肺以劫寒痰,如温肺汤、钟乳丸、冷哮丸等。亦可采用灸法,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亦可由表寒内热,肺气失宣所致。《证治准绳·喘》: “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茱萸汤及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参见寒包热哮条。 冷哮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寒痰、水饮所引起的哮喘证候;或哮喘而伴有寒象者。 冷哮lěnɡxiào病症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寒痰水饮所致的哮吼。多由外感风寒, 邪入肺俞, 寒饮内停, 痰浊壅聚, 阻滞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胸膈窒闷、面色灰黯、舌苔白滑、脉浮紧, 可兼见表证。治宜温肺散寒, 豁痰利窍, 用射干麻黄汤、三子汤、温肺汤( 《类证治裁》: 白芍、半夏、五味子、细辛、枳壳、肉桂、姜、枣) 等方。若冷痰凝固者, 可酌用冷哮丸。本证除内服药物外, 可结合灸法或外治法。前人认为冷哮有二, 一是中外皆寒, 一是寒包热。寒包热引起的哮, 见热哮条。 冷哮 冷哮冷哮是指内有夙根,遇寒冷而发的哮病。临床特点是哮吼而面青,形寒肢冷,头痛身楚。又称寒哮。《类证治裁·哮》:“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 《证治准绳·哮》:“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其二属寒包热。” ☚ 哮病 热哮 ☛ 冷哮lěng xiàocold wheez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