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浊冲,深也。指色泽深沉晦浊。《灵枢·五色》:“冲浊为痹。” 张景岳注:“痹病在阴,肉骨受之,故色冲而浊。” 冲浊衝濁chōng zhuó混浊;深浊。《灵枢·五色》:“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张介宾注:“冲,深也。” 冲浊 冲浊读沉浊 (chén zhuó)【冲浊】晦暗。 例 雷公问曰: “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所起也,别之奈何?”黄帝答曰: “当候眉间,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也。” (《甲乙》卷一第十五) 译文 雷公问道: “我听说风邪是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厥逆证是寒湿引起的,怎么分别呢?”黄帝答道: “应当诊察眉间的色泽,眉间肤色浅薄而有光泽的是感受风邪,色泽晦暗的是寒湿引起的痹证,颜色晦暗出现在下颌的是寒湿引起的厥逆证。这是一般察色辨病的方法,应根据各部位出现的不同色泽来分别说明疾病的原因。” 按 冲浊是双声 (字母) 联绵字,冲浊又作沉浊。《灵枢·五色》: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第一:“沉浊属内,浮泽为外。”又声转为 “沉夭”、“沉垩”。《灵枢·五色》: “其色粗以明,沉夭为甚。”《甲乙》卷一第十五 “沉夭”作“沉垩”。又倒转为 “浊沉”。《太素·卷二·顺养》: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 (《甲乙》卷一第二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作 “独沉”。“独”字误,乃浅人所改。由颜色晦暗不明可引申为作用不明,即功能衰减之意,肾气浊沉即肾气衰减。由色泽晦暗又可引申为气味秽浊的渣滓。《庄子·天下》: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荀子·解蔽》: “则湛浊在下。”杨倞注: “湛读为沈,泥滓也。” 古音冲、湛、沈、沉 (定·侵),浊 (定·屋),夭 (影·宵),垩(影·铎)。定母双声,影母双声。屋铎旁转,宵屋旁对转,宵铎旁对转。 ☚ 第二节 联绵字异读汇释_双声叠韵联绵字 父且 ☛ 0000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