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冰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冰蚕bīng cán形容丝绸、衣服等。晋·王嘉《拾遗记》卷十:“员峤山,一名环丘。……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皮日休《奉酬鲁望见答鱼笺之什》:毫端白獭脂犹湿,指下冰蚕子欲飞。王贞白《寄郑谷》: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之一:霜兔毳寒冰茧净,嫦娥笑指织星桥。 冰蚕bīng cán神话传说中的蚕。晋·王嘉《拾遗记》卷十: “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对冰蚕的出产地、形状和其茧作了较详的描写。 冰蚕 《天龙八部》中的冰蚕,与《碧血剑》中的金蛇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本身具有厉害的剧毒,同时又是别的毒物克星。它们身体虽然不大,但却与比它们大出许多的其他庞然大物相斗之时,会很轻松地胜出。 冰蚕的出现,先是由一条骇异的庞然大物——大蟒蛇为其作铺垫。这条白身黑章的大蟒蛇蜿蜒游至,发出的异声中还夹杂着一股令人欲呕的腥臭。大蟒蛇头为三角形,顶上高高生出一个凹凹凸凸的肉瘤,身长二丈,粗逾手臂。 这条很有异状的大蟒蛇,是被阿紫所设的诱捕冰蚕的木鼎引来的。蟒蛇游到木鼎之旁,绕鼎团团转动,闻到香料及木鼎气息,将巨头不住去撞那木鼎。 阿紫没想到木鼎竟会招来这件庞然大物,甚是骇异,并担心蟒蛇将木鼎毁坏,便指派游坦之去对付大蟒蛇。游坦之受宠若惊,勇气大增,站起身来,想赶走大蟒蛇,讨阿紫的好。但那大蟒蛇立时盘曲成团,昂起了头伸出血红的舌头,面向游坦之嘶嘶做声。游坦之见状,倒也不敢贸然上前。 便在此时,忽觉得一阵寒风袭体,只见西角上一条火线烧了过来,顷刻间便烧到了面前。一到近处,看得清楚原来不是火线,却是草丛中有什么东西爬过来,青草遇到,立变枯焦,同时寒气越来越盛。他退后了几步,只见草丛枯焦的黄线移向木鼎,却是一条蚕虫。 这蚕虫纯白如玉,微带青色,比寻常蚕儿大了一倍有余,便似一条蚯蚓,身子透明直如水晶。那蟒蛇本来气势汹汹,这时却似乎怕得要命,尽力将一颗三角大头缩到身体下藏了起来。那水晶蚕儿迅速异常地爬上蟒蛇身子,一路向上爬行,便如一条炽热的炭火一般,在蟒蛇的脊梁子上烧出了一条焦线,爬到蛇头时,蟒蛇的长身从中裂而为二,那蚕儿钻入蟒蛇头旁的毒囊,吮吸毒液,顷刻间身子便胀大了不少,远远瞧去,就像是一个水晶瓶中装满了青紫色的汁液。 阿紫又惊又喜,低声道:“这条蚕儿如此厉害,看来是毒物中的大王了。” 阿紫要捉冰蚕,是为了用它来练一门怪异的武功。 冰蚕虽是毒物中的大王,但它和金蛇一样,也可用药物来克制。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冰蚕甚至是人养的宠物。游坦之为阿紫捉冰蚕,追踪冰蚕,竟发现这冰蚕原来是一个和尚喂养的: 只听那人骂道:“你怎地如此不守规矩,一个人偷偷出去玩耍?害得老子担心了半天,生怕你从此不回来了。老子从昆仑山巅万里迢迢地将你带来,你太不知好歹,不懂老子对待你一片苦心。这样下去,你还有什么出息,将来自毁前途,谁也不会来可怜你。”那人语音中虽甚恼怒,却颇有期望怜惜之意,似是父兄教诲顽劣的子弟。 游坦之寻思:“说什么从昆仑山巅万里迢迢地将他带来,多半是师父或是长辈,不是父亲。”悄悄掩到篱笆之旁,只见说话的人却是个和尚。那和尚肥胖已极,身材又矮,宛然是个大肉球,手指地下,兀自申斥不休。游坦之向地下一望,又惊又喜,那矮胖和尚所申斥的,正是那条透明的大蚕。 这矮胖和尚的长相已是甚奇,而居然以这等口吻向那条蚕儿说话,更是匪夷所思。那蚕儿在地下急速游动,似要逃走一般。只是一碰到一道无形的墙壁,便即转头。游坦之凝神看去,见地下画着一个黄色圆圈,那蚕儿左冲右突,始终无法越出圈子,当即省悟:“圆圈是用药物画的,这药物是那蚕儿煞星。” …… 功夫不负有心人,游坦之终于为阿紫偷到了冰蚕。而冰蚕名称的来历,正与这一个“冰”字有关,游坦之用葫芦抓住冰蚕之后,双手捧了葫芦,过不了多久,便觉葫芦冷得出奇,直比冰块还冷。他将葫芦从右手交到左手,又从左移到右,奇寒彻骨实在拿捏不住。无法可施,将葫芦顶在头上,这一来可更加不得了,冷气传到铁罩之上,只冻得他胸袋疼痛难忍,似乎全身的血液都要结成了冰。最后他情急智生,解下腰带,缚在葫芦腰里,拿在手中,腰带不会传冷,方能提着。但冷气还是从葫芦口冒出来,片刻之间,葫芦外便结了一层白霜。冰蚕以冰命名,名副其实。 得到了冰蚕,阿紫便可以用冰蚕来练毒掌功夫了。阿紫将冰蚕养在瓦瓮之中,其时正当七月盛暑,天气本来甚为火热,哪知道这冰蚕一养入偏殿,殿中便越来越冷,过不多时,连殿中茶壶、茶碗内的茶水也都结成了冰。阿紫要它来吮游坦之的血,然后练毒掌功夫。游坦之明知是死路一条,但却依然甘心情愿,只要阿紫记着他是个很忠心的奴才就满足了。 冰蚕bīng cá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蚕。王贞白《寄郑谷》:“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 ![]()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雜蟲部 > 其他 > 冰蠶 冰蠶 bīngcán 雪蠶類。體黑色有鱗角,以霜雪覆蓋作繭。以生於冰山一帶,故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蠶》:“[集解]王子年《拾遺記》云:‘員嶠之山有冰蠶,長六七寸,黑色有鱗角。以霜雪覆之,則作繭,長一尺。抽五色絲,織為文錦,入水不濡,投火不燎。堯時海人獻之,其質輕暖柔滑。’按此亦雪蠶之類也。”清·高其倬《望雪山》詩:“橐駞載布馬載粟,羅致火罽收冰蠶。” 蚕【同义】总目录 蚕女儿冰蚕龙精含丝虫蚕姬螝蛾 冰蚕 冰蚕蚕的美称。唐·陈标《长安秋思》诗:“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 龙精 含丝虫 ☛ 蚕 蚕蚕(蚕妇;蚕姬;~丝;~蛹;~沙;家~;桑蚕;柞~;梓~;蓖麻~) 蟓 龙精 女儿 神虫 螝蛾 马首 含丝虫 马头娘 另见:丝 丝织物 ☚ 益虫 害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