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摽梅之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摽梅之候 摽(biao鳔)梅之候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语本出自 《诗经·摽有梅》 。摽梅,梅子成熟落下来。这句话对男子不适用,所以要加上“男子汉”三字。 ☚ 教习 蔡状元招赘 牛相府 ☛ 摽梅之候 摽: 落下来。源自《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jì,取)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用现在的话翻译,其意思如下:“树上梅子落纷纷,枝头还剩七成。哪个有心追求我,赶快抓紧好时辰!树上梅子落纷纷,枝头还剩三成。哪个有心追求我,今天就是好时辰!树上梅子落纷纷,提着筐儿走来盛。哪个有心追求我,说句话儿事就成。” 这首诗生动地勾画出一位年轻姑娘坦率地向小伙子们发出信号: 你们要抓住大好时机,勇敢地向我求婚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心里话不是“情有独钟”,单独告诉某个情郎的,而是公开、公平地告诉所有未婚小伙子的。“庶”就是“众”的意思。显然,这位姑娘是在公开地征求意中人,有点像今天的“征婚广告”。 《诗经》产生于2500多年前,那时的男女婚恋是比较自由的。这首诗属于《诗经》的“国风”部分。所谓国风,就是地方民歌之类的诗歌。《摽有梅》属召南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江汉地域)民歌。那时在仲春之月,青年男女有“会春”的风俗。他们喜欢利用这个机会,以抛投梅子的方式挑选自己的意中人。 “梅”与“媒”谐音,所以当时用“梅”来暗示婚配。梅子逐渐成熟了,等待着情人来采摘。而且诗中大胆地表现出一次比一次更迫切的期望,真切动人。 后人据此以“摽梅之候”借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又作“摽梅之年”。 摽梅之候biàoméizhīhòu摽: 落下来。源自《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jì,取)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某个年龄 某个年龄一岁以前的年龄:月龄 ☚ 各种人的年龄 婚龄 ☛ 摽梅之候摽梅之年biào méi zhī hòuthe age when sb.(usu. a girl) should marry 摽梅之候biào méi zhī hòu见“摽梅之年”。候: 时候,时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