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治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 冯治安1908—安徽来安人 冯治安
冯治安
冯治安1896~1954国民党军将领。字仰之。直隶故城(今属河北)人。曾任国民党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第3绥靖区司令长官,陆军中将。 冯治安1896—1954字仰之,幼名治台。河北故城人。早年入京卫军当兵,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24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卫队旅团长、旅长,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1926年随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后入陆军大学学习。结业后任宋哲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1932年冬率所部赵登禹旅在长城喜峰口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36年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三十七师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率部与日军激战于卢沟桥,受到全国人民赞扬,升任第七十七军军长兼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1938年参加台儿庄会战,升任第十九军团军团长兼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5月参加鄂北会战,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历任第三绥靖区司令兼行政长官、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等职,帮助蒋介石打内战。1947年所部在山东临沂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击溃。1949年去台湾。先后任台湾国民党当局中枢战略顾问、“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4年12月16日在台湾病逝。 冯治安1896—1954字仰之,河北故城人。早年从伍,曾在冯玉祥部下任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省政府主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后逃往台湾。1954年死于台湾。 冯治安 冯治安原名治台,字仰之,河北故城人,1896年12月16日生于故城县东辛庄村。幼年时曾当过杂货店学徒。1912年入北洋左路备补军冯玉祥部当兵。1914年随军入陕围攻白朗,任排长。1916年任连长。1921年初任模范连连长,被树为全军的榜样。同年夏任学兵营营长,随军入陕攻击陕西陈树藩。1922年10月入军官教导团学习。1924年9月参与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冯部扩军后任国民军手枪第二团团长,不久升任西北军手枪旅旅长。1926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宣布北伐后,升任第四师师长,率部驰援陕西、出军河南。1928年初任冯部第二集团军第十四军军长,后任第二十三军军长。1928年秋入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任第二十九军第二十八师师长,不久升任第十一军军长。中原大战后辞职回北平。1931年被宋哲元委任为第三十七师师长。1932年8月率部移防察哈尔,任该省警备司令。1933年曾率部在喜峰口、罗文峪一带抗击日军。1935年6月一度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1936年11月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37年4月2日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七七事变时命令所部坚决还击。1937年8月31日任第七十七军军长,同年10月2日兼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九军团军团长。1938年初率部配合徐州会战。1938年8月率部退守大别山,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2月22日任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曾率部在湖北长寿店、襄樊等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继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此后率部驻鄂西一带。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8月7日兼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湖北及河南负责受降事宜,不久即任第三绥靖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其后率部在河南、山东等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1948年8月12日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淮海战役后南下,授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的空衔。1949年4月去台湾后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及“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1954年12月16日去世后,被追赠陆军上将。 ☚ 冯启聪 冯定国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