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冯子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曲)元·冯子振

东里先生酒兴。

南州高士文声。

玉龙嘶断彩鸾鸣。

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

苏公堤上景。


40

(词)元·冯子振

吴侬生长西湖住。

舣画舫听棹歌父。

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

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

(词)元·冯子振

人生只合梁园住。

快活煞几个白头父。

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

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词)元·冯子振

儿啼漂向波心住。

舍得陆羽唤谁父。

杜司空席上从容,点出茶瓯花雨。

散蓬莱两腋清风,未便玉川仙去。

待中泠一滴分时,看满注黄金鼎处。

(词)元·冯子振

高人谁恋朝中住。

自古便有个巢父。

子陵滩钓得虚名,几度桐江春雨。

睡神仙别有陈抟,拂袖华山归去。

漫纷纷少室终南,怎不是神仙隐处。

(词)元·冯子振

紫门鸡犬山前住。

笑语听伛背园父。

辘轳边抱瓮浇畦,点点阳春膏雨。

菜花间蝶也飞来,又趁暖风双去。

杏梢红韭嫩泉香,是老瓦盆边饮处。

(词)元·冯子振

春风阳羡微喧住。

顾渚问苕叟吴父。

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

焙香时碾落云飞,纸上凤鸾衔去。

玉皇前宝鼎亲尝,味恰到才情写处。

(词)元·冯子振

春归不恋风光住。

向老拙问讯槎父。

叹匡山李白飘零,寂寞长安花雨。

指沧溟铁网珊瑚,袖卷钓竿西去。

锦袍空醉墨淋漓,是万古声名响处。

(词)元·冯子振

花骢嘶断留侬住。

满酌酒劝据鞍父。

柳青青万里初程,点染阳关朝雨。

怨春风雁不回头,一个个背人飞去。

望河桥敛衽频啼,早蓦到长亭短处。

按:以上三十六首见太平乐府卷一,用隋树森校本
(词)元·冯子振

山围行殿周遭住。

万里看牧羊父。

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

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

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

(词)元·冯子振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词)元·冯子振

东家西舍随缘住。

是个忒老实愚父。

赏花时暖薄寒轻,彻夜无风无雨。

占长红小白园亭,烂醉不教人去。

笑长安利锁名缰,定没个身心稳处。

(词)元·冯子振

长绳短系虚名住。

倾浊酒劝邻父。

草亭前矮树当门,画出轻烟疏雨。

看燕南陌上红尘,马耳北风吹去。

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处。

(词)元·冯子振

才郎于祐咸阳住。

是个不识字的田父。

御沟西绿水东流,乍歇长安秋雨。

恨匆匆一片题情,红叶为谁流去。

恰殷勤离得深宫,便得到人间好处。

(词)元·冯子振

淮南仙客蓬莱住。

发漆黑变雪髯父。

八公山九转丹成,洗尽腥风咸雨。

想云霄犬吠鸡鸣,拔宅向青霄去。

劝长安热客回头,镜影到流年老处。

(词)元·冯子振

年光流水何曾住。

早忘却姓吕岩父。

记蓬莱阆苑相逢,一别风流如雨。

算人间碧海桑田,只似燕鸿来去。

岳阳楼剑气凌云,度老树神仙此处。

(词)元·冯子振

钱塘江上亲曾住。

司马槱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词)元·冯子振

沙鸥滩鹭缡依住。

镇日坐钓叟纶父。

趁斜阳晒网收竿,又是南风催雨。

绿杨堤忘系孤桥,白浪打将船去。

想明朝月落潮平,在掩映芦花浅处。

(词)元·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

终日对野叟田父。

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一行飞去。

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词)元·冯子振

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认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这,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山亭逸兴

嵯峨峰顶移家住。

是个不唧留樵父。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

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词)元·冯子振

兰亭不肯昭陵住。

老逸少是献之父。

过江来定武残碑,剥落刓烟剜雨。

纵新新茧纸临摹,乐事赏心俱去。

永和年小草斜行,到野鹜家鸡窘处。


40

(词)元·冯子振

赭肩腰斧登山住。

耐得苦是采薪父。

乱云升急澍飞来,拗青松遮风雨。

记年时雪断溪桥,脱度前湾归去。

买臣妻富贵休休,气焰到寒灰舞处。

(词)元·冯子振

茅庐诸葛亲曾住。

早赚出抱膝梁父。

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

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

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词)元·冯子振

重来京国多时住。

恰做了白发伧父。

十年枕上家山,负我湘烟潇雨。

断回肠一首阳关,早晚马头南去。

对吴山结个茅庵,画不尽西湖巧处。

(词)元·冯子振

朱门空宅无人住。

村院快活煞耕父。

霎时间富贵虚花,落叶西风残雨。

总不如水北相逢,一棹木兰舟去。

待霜前雪后梅开,傍几曲寒潭浅处。

(词)元·冯子振

江湖难比山林住。

种果父胜刺船父。

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

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词)元·冯子振

青衫司马江州住。

月夜笛厌听村父。

甚有传旧谱琵琶,切切嘈嘈檐雨。

薄情郎又泛茶船,近日又浮梁去。

说相逢总是天涯,诉不尽柔肠苦处。

(词)元·冯子振

山林朝市都曾住。

忠孝两字报君父。

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

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

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词)元·冯子振

东风留得轻寒住。

百五闹蝶母蜂父。

好花枝半出墙头,几点清明微雨。

绣弯弯湿透罗鞋,绮陌踏青回去。

约明朝后日重来,靠浅紫深红暖处。

(词)元·冯子振

长松苍鹤相依住。

骨老健称褐衣父。

坐烧丹忘记春秋,自在溪风山雨。

有人来不问亲疏,淡饭一杯茶去。

要茅檐卧看闲云,梅影转幽窗雅处。

(词)元·冯子振

新凉时节城南住。

灯火诵鲁国尼父。

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

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

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词)元·冯子振

都门花月蹉跎住。

恰做了白发伧父。

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

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词)元·冯子振

芦沟清绝霜晨住。

步落月问倚阑父。

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

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

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

(词)元·冯子振

非熊无梦淹留住。

吕望八十钓鱼父。

白头翁晚遇文王,闲煞磻溪蓑雨。

运来时表海封齐,放下一钩丝去。

至今人想像筌箵,靠藓石苔矶稳处。

(词)元·冯子振

逃吴辞楚无家住。

解宝剑赠津父。

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组练三千,白马素车回去。

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烟光紫处。

(词)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

客吊古问驿亭父。

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

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

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词)元·冯子振

张良更姓记桥住。

夜待旦遇个师父。

一编书不为封留,字字咸阳膏雨。

借箸筹灭项兴刘,到底学神仙去。

待商山西皓还山,再不恋人间险处。

(词)元·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

近日最懊恼杀农父。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词)元·冯子振

澶河西北征鞍住。

古道上不见耕父。

白茫茫细草平沙,日日金莲川雨。

李陵台往事休休,万里漠长城去。

趁燕南落叶归来,怕迤逦飞狐冷处。

(词)元·冯子振

团栾话里禅龛住。

灵昭女对老庞父。

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

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词)元·冯子振

箕尾传说商岩住。

空桑子伊尹无父。

汉萧何昂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

出山来济了苍生,却卷白云闲去。

一千年黄阁清风,是万古声名响处。

冯子振

冯子振约1257—约1314

字海粟,号瀛洲客,又号怪怪道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曾任承事郎、集贤待制。博闻强记,文思敏捷。著有《海粟诗集》。词亦清丽。散曲尤有名,风格典雅,多写闲适之情。兼长行草书。

☚ 鲜于枢   马致远 ☛
冯子振

冯子振1257—?

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元攸州(今湖南攸县)人。曾任承事郎、集贤待制,因触犯权贵桑哥,被谴归家。离京后“萍寄钱塘,羁留吴门”。为人豪俊,博学多才,文思敏捷,尝作《居庸赋》,首尾五千言,闳衍巨丽。著有《海粟集》及《梅花百咏》一卷。善曲,《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四十四首,其中四十二首是和白贲《鹦鹉曲》之作,多写个人闲适生活,抒发真性真情。贯云石评其词“豪辣灏烂,不断古今”。《元史》有传。《全金元词》称他卒于延祐元年(1314),似不确。从宋无《翠寒集》及《海粟集》,可知他卒于1325年后,享年七十左右。

☚ 不忽木   马致远 ☛
冯子振

冯子振1257—1314

字海粟,号怪怪道人,又号瀛洲客,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大德间,官承事郎、集贤待制。事见《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六、卷五一,《元诗选三集》,《元史类编》卷三五,《元史新编》卷四七。为人豪俊,与陈孚交善,“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元史》卷一九○《陈孚传》)。宋濂称其博学英词,为一世之雄(《题冯子振居庸赋后》)。词存《鹧鸪天》赠珠帘秀一首,见《青楼集》。又,大德六年(1302)冬留寓京都时,曾赓和白贲《鹦鹉曲》,“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冯《鹦鹉曲》序),今存四十二首,见《太平乐府》卷一、《阳春白雪后集》卷一,“豪辣灏烂,不断古今”(贯云石《阳春白雪序》)。论者多以为散曲,《全金元词》悉数收录。

☚ 曹伯启   吴存 ☛
冯子振

冯子振1257—1337?

字海粟,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潭州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成宗大德(1297—1307)间,官承仕郎、集贤待制。与陈孚友善,陈极敬畏他,自以为不可及。为人豪放,于书无所不记,文思敏捷,宋濂云:“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馀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元诗选》三集冯子振小传中引)其诗富想象,佳作如《塔灯》、《登金山》、《钟馗图》等,《塔灯》被《诗薮》评为“全篇整丽,首尾匀和”。或称《梅花百咏》为其名作,但缺乏真情实感,又少寄意。其诗散佚甚多,今所传多为题画诗。清顾嗣立将其诗编入《元诗选》三集,题为《海粟集》,《梅花百咏》附于后。事迹见《元诗选》三集、《元史类编》卷三五、《元史新编》卷四七,又附见《元史》卷一九○《陈孚传》。

☚ 刘将孙   黄庚 ☛

冯子振1257—1314

字海粟,一作海叔,号怪怪道人、海粟道人、瀛州客。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散曲作家。曾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有《海粟诗集》。所作散曲很多,现存小令四十四首。
索引:冯子振,海粟、海叔,怪怪道人、海粟道人、瀛州客。

冯子振

冯子振1257—1315

字海粟,号瀛州客,又号怪怪道人。原籍攸州 (今攸县),迁居湘乡。元至元、大德年间 (1279—1307),官居承事郎、集贤待制,以赋驰名当时。每为文,据案疾书,顷刻即就。所作《居庸赋》达五千言,《十八公赋》亦四千余言,才思敏捷,传诵一时。冯与当时名士赵孟頫、陈孚友善,常相唱和。其诗作有《海粟诗集》 (见《元诗选》),其散曲,现存小令四十余首,以《鹦鹉曲》为最著。

☚ 何克明   陈泰 ☛

冯子振

冯子振1253—1348

元代著名文人、散曲作家。字海栗,自号瀛州客,又号怪怪道人。湘乡人。官集贤院学士、集贤待制承事郎。与当时名儒硕士赵孟頫、郑元祐等关系密切,互有诗文赠答。其诗赋《居庸赋》、《十八公赋》气势磅礴、不同凡响。《梅花百咏》不但当世和者甚多,元明清三代都有和诗留传于世。大德六年 (1302),居丧后回京,应京师伶妇御园秀之请为白无咎《黑漆弩》作续篇,乃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续之,写成散曲[正宫]《鹦鹉曲》百首。其中《故园归计》、《洞庭钓客》等数首专门描写湖湘情事。今传仅四十二首。《太平乐府序》称赞它“字按四声,字字不苟,辞壮而丽,不淫不伤。”历代选家大多采他的散曲为首。冯还为著名杂剧艺人珠帘秀写过《鹧鸪天·赠歌儿珠帘秀》,留传至今。至正八年(1348)卒,葬湘乡州宣风二十都牌头铺铃子山岩下龟。

☚ 霹雳一声春雷动   昌古头 ☛

冯子振1257~about1337Feng Zizhen

sanqu writer and poet of the Yuan Dynasty,his courtesy name was Haisu. Works: A Collection of Haisu,A Hundred Poems on Plum Blossom,etc.

冯子振约1257—约1314

元散曲家。字海粟,号怪怪道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曾任丞事郎、集贤待制。所作散曲风格豪放潇洒,多写闲适之情。著有《梅花百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