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 戴上戴(~花;~眼镜) 搭 扣 顶 穿取 以钗类饰物插于发髻:篸 簪 插戴 往头上戴花:戴花 插花 簪花 插花于冠:簪花 戴上帽子、头巾:冠巾 戴上帽子:冠(加冠) 裹头 戴帽 头戴帽子:顶戴 戴帽子束腰带:冠带 歪戴帽子:侧帽 歪戴皮帽:侧弁 穿戴珠宝:贯珠 穿上衣,戴上帽:掼(顶盔~甲) 蒙(蒙衣) 披戴
另见:帽子 ☚ 戴、脱 脱去 ☛
帽子 帽子帽(~带;~缘;棉~;布~;呢~;军~) 冠(桂~;华~;皮~) 元服 帽子和衣服:冠服 帽子和腰带:冠带 冠和巾:冠巾 帽、巾等头饰制品:顶制 日常戴的帽:便帽 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露冕 一种挡风雪的帽子:雪帽 形似有长披幅的风帽:浩然巾 雨天戴的帽子:雨冠 古代的一种帽:章甫 倚劝 古代的一种黑布帽:毋追 牟追 古代的一种丧帽:大帛 跟礼服相配的帽子:礼帽 古代天子、诸侯等行朝礼、祭礼时所戴的礼帽:冕(加~) 古代帝王、诸侯所戴的礼帽:冕弁 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冕旒 古代比冕次的一级礼冠:雀弁 黑帽子:乌帽 用鹬毛做的帽:鹬冠 毡制的帽子:毡帽 鬃帽 用云母作饰物的帽:云母冠 旧时妇女出嫁时戴的装饰华丽的帽子:花冠 轻便的帽:短帽 高帽子:云冕 云冠 高帽 高冠 峨冠(~博带) 峨冕 险巾 巍巾 华美的帽:文冕 鲜丽的帽子:鲜冠 帽子顶部高起:高屋(高屋帽)
另见:帽饰 穿戴 ☚ 帽、巾 各种人的帽子 ☛
头巾 头巾裷(巾~) 袙 袱 幪 束头 冒絮 头帕 包头 巾子 巾帤 巾絮 巾裹 冠巾 头巾与书卷:巾卷 头巾一类的东西:诨裹 裹头之巾:帕首 束发的头巾:帕复 鞨巾 古代男子束发的巾:帻(~头;巾~) 幞(~头) 襆头 扑头 幓头 帕头 帞头 陌头 幧头 帩头 绡头 樵头 幅巾 四脚 古代男子包发的头巾:袹 裹头的巾帻:袹首 裹额之巾:帕 古代束在额上的巾:抹额 陌额 磕脑冒絮 包头之巾:袱 包头巾 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诸葛巾 古代几种头巾:匼(乌~) 络头 乐天巾 纯阳巾 古代童子戴的巾:卷帻 古代未成年人用的巾:半头帻 古代隐士戴的巾:角巾 鹿巾 道士戴的头巾:羽巾 霞巾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纶(羽扇~巾) 古代妇女的覆头巾:袱子 旧时女子结婚盖头的巾:盖头 盖巾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巾帼 红色的头巾:霞幂 无顶的头巾:额子 (包在头上的纺织物:头巾) ☚ 帽带 裤子 ☛
官职 官职官(职官;一官半职) 秩 采 职分 阶衔 僚职 吏巾 吏职 冠巾 印信 簪笏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封爵,官职:冠带 官职借指:乌纱(乌纱帽;保~) 世代承袭的官职:世官 世职 宗职 收入多的官职:肥缺 肥秩 优缺 好缺美官 天子的职官:王职 显贵的官职:通班 华簪 清宦 清卿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青紫 银黄 荣仕穹阶 金鱼袋 高官显爵 高官尊爵 显贵重要的官职:华要 清要 清华 清紧 要显 清贵的官职:清官 清贯 清秩 高贵的官职:珪爵 重要的官职:要缺 要官 重职 中央政权中机要的官职:枢要 大的官职:大官 簪缨(~缙绅) 稳固的官职:铁钞帽 铁乌纱 如意的官职:美缺 没有实权的官职:空衔 无实权的清闲官职:素官 清闲的官职:闲简 闲职 闲散的官职:散地 闲曹 闲冗 清闲冷落的官职:闲官 闲冷 小官:微官 非常低微的官职:一阶半职 一阶半级 一班一级 一资半级 一阶半职 卑微的官职:碎职 贱职 末官 末宦薄宦 破纱帽 地位低下的官职:贱仕 低级官职:末秩 俸禄微薄的小官:斗食 现任的官职:实任 冥间的官职:灵位 官职的空额:缺(实~;补~;出~) 古代官职名:宰(宰相;太宰) 郎(中郎;侍郎) 尉(太尉;廷尉) 尹(府尹) 令(尹令;县令) (官吏的职位:官职)
另见:官吏 职位 官位 ☚ 官职 官阶 ☛ 冠巾ɡuānjīn❶冠和巾的统称,多代之男性首服,亦泛指服饰。汉以前冠是贵族戴的礼帽,巾则是庶人戴的头帕,东汉以后,庶人戴的巾帻却流行开来,文人以戴巾帻显示风流潇洒,后来连将相大臣也多有服之者。冠的样式虽然日益繁杂,明目众多,但一直是一种正式的礼帽。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宋苏轼《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李光《水调歌头》词:“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明高启《丁孝廉惠冠巾》诗:“知试山人服,冠巾远寄重。” ❷道教子孙庙中举行的一种仪式。许多子孙庙规定,凡是新出家进道者,必须于庙内行三年之苦行,此期间如无违规等过失,方有被予冠巾之资格。没有“冠巾”则无自己的正式度师。之所以行冠巾仪,盖欲正玄规、除罪愆、通明结三缘之故。冠巾后,则于天曹处挂上了号,就不再属阎王管束。否则三官大帝那里就没有名字,无以堪实保奏。冠巾乃出家者正式成为道人之仪式、制度,实为重要,故又称之为“小受戒”。《冠巾科仪·序》载:“昔长春祖师,成道之后,遍历天下,阐扬道范,演礼开坛……又恐出家无考,紊乱玄规,更增罪孽,故留簪冠科仪。俾初皈玄门之人即能知礼知警,知奥知戒。嗣后有功有过,天曹有案,照年照月稽察对号……不遵玄科,不请冠巾,上界不知……” 冠巾 冠巾古代的一种首饰。《释名》:“士冠,庶人巾”,即士大夫着冠,一般百姓戴巾 (参见 “巾”条)。冠,为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用以束发,也就是《释名》所说的“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冠的式样、质地因时而异,名目繁多。如汉代的 “通天冠”、“高山冠”、“远游冠”,北朝的“漆纱笼冠”,晋代的“小冠”,唐宋时的“卷梁冠”等。古时男子二十成年时要行冠礼,即着冠表示成年。在历史上,妇女也有戴冠的,如北朝女官戴的 “漆纱笼冠”,唐宋女子着的 “花冠” 等。 ☚ 巾子 帻 ☛ 冠巾(-∥-)〈动〉男子举行加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 《醒》四一: 我是几时~?又四九: 你今年十七岁了,进了学,冠了巾,你还小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