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陕西近代军事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陕西近代军事工业

从1869年到1949年,历时80年。清朝末期,陕西近代军事工业初创。1868年10月,左宗棠创立了西安机器局,生产洋枪、铜帽、火药和开花子弹等,以供军需。这是陕西历史上最早创立的近代军事工业,是陕西近代机器工业的发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陕西巡抚鹿传霖创立陕西机器制造局。局址勘定在西安城内风火洞。主要产品:铜火帽、铜拉火、砂布、硫酸、硝酸、盐酸、铜引信、铜底火、火药、仿洋药、铅丸、指挥刀、钢面三层大铁靶、小口无铅箭、曼丽夏无铅箭及修制各式前后膛炮等。1905年,陕西火药局成立,局址在西安城内风火洞。当年生产仿洋药8万斤。1911年8月,火药局迁到城东隅火药厂附近。北洋政府时期,陕西的军事工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新的发展。陕西省机器制造局主要从事枪械修理。曾经筹办过弹药厂和铜元厂,厂址选定在西安西关外。后因故停办。
国民党政府时期。陕西省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工业,规模较前扩大。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把陕西作为战略重心,军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主要厂、所有:将西安北马道巷面粉公司改为兵工厂,有工人2000多人,生产步枪、手提式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将山东德州兵工厂迁到潼关、华阴建立修械所,生产手枪和重机枪;将河南巩县兵工厂部分机器运到西安,扩充陕西省机器制造局;将各路军修械所改为6个工厂,统归机器局管理;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命令将西安一、二、三厂制造军火的专用机器调往华阴,与潼关、华阴的四、五、六厂合并为华阴兵工厂后,陕西省机器局下设北厂(西安北马道巷)、南厂(西安南马道巷)和二厂(西安梁家牌楼),有工人1500多名,机器200余台,主要产品有七九步枪、勃朗宁机关枪、步枪子弹并修理枪械等;华阴兵工厂下辖机器厂、炮弹厂和枪炮厂,有工人近千名,各种机器设备233台,主要产品为50公斤飞机炸弹、80公斤飞机炸弹、15厘米迫击炮弹、30节机关枪、手榴弹等;建立西安集成三酸厂,为陕西省机器局生产子弹制造硫酸、硝酸、盐酸,最高年产400吨,工人最多时100人左右;华阴军械库。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安设立了陕西第一兵工厂、兵工署驻西安办事处、第31兵工厂和西北制造厂陕西兴平、虢镇、城固、留坝、中部分厂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调整兵工厂布局,主要兵工厂外迁,在西安新设了兵工署第四储备库等单位。其中:1937年9月,济南兵工厂迁到西安,成立了陕西第一兵工厂,下辖机器厂、枪弹厂、炸弹厂和物料库、检验室等,共有工人、职员、官佐1173人,机器设备400多部; 军政部兵工署驻西安办事处成立于1937年9月,1939年3月,改称兵工署驻西北办事处;西北制造厂在1937年11月由山西西迁后,先后在虢镇、留坝、城固、褒城、中部(今黄陵县)等地设立分厂。主要生产步枪、轻机枪、手榴弹、掷弹(筒)和枪械修理等;第31工厂是一个重要兵工厂,1938年迁到陕西兴平交兵工署西北办事处管辖,1946年10月迁到虢镇。工厂占地45万多平方米,有机器设备414部,员工1749人。1949年以后,各厂均被人民政府接管。从此,陕西近代军事工业宣告结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