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药代谢研究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药代谢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ofmetabolism包括研究农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即量的变化)的方法和对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的方法。
试验植物和微生物处理 农药的植物代谢和微生物代谢试验对象的处理较动物代谢简单。植物代谢通常用放射性标记农药直接处理植物的根系和叶。根系处理通常是将放射性标记农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然后将供试植物的根部浸入营养液中,叶面处理通常用微量注射器将药液 图2 昆虫代谢研究用14CO2和挥发性化合物捕集装置 样本提取和纯化 在提取样本时,应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通常作为提取剂的有机溶剂有正己烷、丙酮、甲醇、乙腈等,也可以用混合溶剂进行提取。由于在提取过程中,有些杂质(样本自身所含的一些物质)有可能与农药分子及其代谢产物一起溶入提取剂中,其中有些组分可能会对代谢产物的鉴定产生干扰,因此须对提取液进行纯化处理,尽可能地除去干扰杂质。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液液分配法、柱层析法、薄层层析法等。提取液中如果代谢物含量甚微,有时可能被杂质吸附而不能被提取,有些代谢物也可能在提取或纯化过程中发生分解,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样本的提取与纯化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并作添加回收率试验。提取过程中,样本中能溶于提取剂中的农药母体化合物和代谢物称之为可萃取物质,需对这些可萃取物质所包含的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不能溶于提取剂的称之为不可萃取物质,即通常所说的结合残留。 代谢物分离和鉴定 在提取过程中,溶于提取剂中的物质往往是多组分混合物,鉴定前须使各组分分离,其方法有:❶薄层层析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手段,展开后的薄板,采用喷涂发色试剂、放射性自显影等方法与标准品斑点相比较,即可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若须对斑点上的化合物定量测定,可刮下薄板上相应部位的硅胶并溶于适当的有机溶剂中,再用仪器测定。 ❷全自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法是近年出现的新方法,可对展开后的薄板上各放射性斑点直接扫描画出色谱图,并由计算机系统算出色谱图中各个峰的Rf值(定性依据)及峰面积(定量依据)。 ❸用气相色谱法或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上述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有标准品作为对照。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可将代谢物用柱层析或制备薄层层析法反复分离精制,然后用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等方法确定化学结构。 水溶性代谢物中的轭合物是由农药母体化合物或代谢物和生物体内某些轭合剂结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见轭合残留)。为了弄清它们的结构,通常先用酶或用酸、碱使轭合物水解,继之用薄层层析法分离水解产物,再用上述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测定。 不溶于提取剂的结合残留只能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即用氧化燃烧法把结合残留中所含的14C转变成14CO23H转变成3H2O。生成的14CO2和3H2O分别被仪器自动捕集后,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其放射性活度。氧化燃烧法只能对不可萃取的结合残留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定量测定,而不能定性分析。若要对结合残留进行定性分析,可用汗(S.VKhan)等人曾报道过的管式炉对含有14C标记农药结合残留的样品进行氦气保护下的高温蒸馏。馏出物被引入一组分别盛有甲醇,含25%盐酸的甲醇以及碱性吸收液的吸收管内,被捕集的馏出物经纯化处理后进行分析鉴定。(见结合残留) 注意要点 应用同位素法进行农药代谢研究、同位素种类的选择、标记位置的确定以及化合物的比度和纯度十分重要。在放射性同位素法中,通常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14C和3H。前者标记体稳定,半衰期长达5730年;后者标记体稳定性较差,半衰期12.3年,放射性活度也较弱。还有32P(半衰期14.3天)和33P(半衰期25.2天)虽然放射性活度较高,但因其半衰期太短而使应用范围受局限。其他如35S(半衰期87.4天)和36Cl(半衰期3.07×105年)等标记的化合物在农药代谢研究中也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农药分子中的标记位置,应根据农药分子的特征及试验目的确定。比如,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化合物分子中酯键处易发生断裂,不宜作标记位置,而应尽可能标记在分子中比较稳定的位置(如苯环)。有时根据研究目的也可以在同一化合物分子中采用不同的标记位置或不同的同位素进行标记。如在进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克百威代谢研究时,14C被分别标记在分子中的苯环(14C-环-克百威)和羰基(14C- 羰基 -克百威)两个不同位置 上。在稳定的苯环上采用14C-标记有助于研究农药分子在生物体内外形成结合残留及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形成14CO2的过程。用于农药代谢研究的放射性化合物比度:14C标记化合物通常控制在3.7×107~3.7×108贝可/毫摩尔,3H标记的化合物因其放射性活度较弱,放射性比度一般比14C标记化合物的比度高5~10倍。代谢研究用的放射性化合物纯度一般要求达98%以上。 此外,还应考虑同位素效应。所谓同位素效应指的是,一种元素的各个同位素所组成的同一化合物,它们的性质并不绝对相同。这种性质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化学反应差异就是同位素效应。尤其是原子量较小的元素,其同位素效应较为明显。比如,2H的原子量是1H的2倍,3H是1H的3倍,使它们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性质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试验证实:氚水(由3H和O原子组成的水分子)和其他化合物进行反应时,其反应速度比普通水的反应要慢。又如14C标记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反应速度及其生成物的产率,也往往比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为低。这些同位素效应在进行示踪试验时应予考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