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在定性分析的指导下,定量评价农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的方式方法。目前对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可归纳为:
❶单项指标比较评价方法。单项指标比较评价方法就是从反映系统功能效益的众多指标中选出一个最能反映系统效益水平高低和体现评价目的的指标进行计量与评价,并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易于掌握,而且评价工作量较小。缺点是仅靠单项评价不能较好地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
❷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很多,这里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法。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根据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而成的。可以不直接计算出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具体数值,而是根据农业生态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态平衡的水平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的理论,设置一个生态平衡指数作为生态效益的指数,这个生态效益指数又可以由若干个对生态平衡影响较大的具体指标数加权计算得到; 同时,相应地设置一个农业经济效益指数,一般可用人均纯收入表示,然后再将两个指数加权相加,组合成一个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此来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这种方法比较方便简单,不用复杂的公式就可以进行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具体计算可分四步进行: 某年数值为基数,求出各年的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草场载畜量、渔场捕捞强度、水土流失率、土壤有机质含量、能量投入产出比、营养物质 (如氮素) 平衡等生态平衡指标的指数;求出这几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生态平衡综合指数。生态平衡综合指数=作物光能利用率指数×W1 +森林覆盖率× W2 +草场载畜量× W3 +渔场捕捞强度指数× W4 +水土流失率× W5 +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 W6 +能量产投比指数× W7 +营养物质平衡指数× W8。其中,W1、W2、W3、W4、W5、W6、W7、W8分别为这八项指数的权重。W1 +W2+W3 +W4 +W5 +W6 +W7 +W8 =1 ; 从投入、产出、人口增长三个方面设置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第一年总收入-总费用) /第一年人口/ (基年总收入-总费用) /基年人口; 生态平衡综合指数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生态平衡综合指数×a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b,a+b =1。
价值计算加权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价值计算方法计算出农业生态效益数值,然后再同农业经济效益数值加权相加,得出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数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工生态环境是人工投入劳动的结果,因此,这种人工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资源) 具有价值,而且其价值量可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加以计算,这样就可以把投入一定量劳动分别同所产生的生态价值量与经济价值量加以比较,分别求出其生态效益数值和经济效益数值,然后再把这两个数值权相加,即求出投入一定劳动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数值。这种方法同上一种农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指数法比较,其计算比较复杂,但如果逐步形成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则其计算数值相对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