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观测nongye qixiang guanceagrometeorological ob servation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察、测量和记载。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及有关的土壤要素;生物要素包括各种作物、林木、畜禽和鱼类等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病虫害的消长等。这些观测是农业气象工作的基础。 公元前11世纪中国就有了物候记载,随后在不少古农书中出现按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的物候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但在18世纪中叶以前,物候观测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从18世纪后半期起,一些国家先后进行了有组织的物候观测,并相继建立了物候观测网,开始了物候与气象条件的平行观测。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了作物生育状况与农业气象条件的平行观测,并逐步扩大观测对象和观测项目,改进了观测方法和仪器。与此同时,进行了自然物候观测,还结合科学研究对各种作物、林木、畜禽的生育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小气候观测以及农田土壤蒸发、土壤湿度、土壤农业水文特性的测定。 农业气象观测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为了研究气象条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必须一方面对气象要素的状况和变化进行观测,同时又对作物、林木、畜禽、鱼类以及病虫等生育状况进行观测。气象要素观测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地温、冻土、降水、积雪、日照、风、云和大气现象所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如霜冻、干旱、冰雹等。为准确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条件,还要对作物覆盖下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土壤蒸发、土壤耕作层温度、越冬作物越冬条件和农田空气(如CO2)等状况进行观测。农作物生育状况观测主要包括发育期、植株高度、植株密度、生长状况评定、作物受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程度以及分蘖动态、叶龄、叶面积、叶面积密度、受光叶面积指数、株型、穗分化、灌浆速度、干物质重量和产量等。林木、牧草生育状况观测包括林木、牧草的发育期、植株高度、青重、干重和产量及牧草覆盖度的观测。牲畜生长发育状况观测主要有牲畜的膘情、体重、体尺、羊只脱绒期、牲畜疾病、母畜发情、怀胎、产仔等观测。自然物候观测主要包括有: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发育期观测;候鸟、昆虫和两栖动物迁徙、始终鸣日期的观测;水文与气象现象的观测,如池塘、湖泊结冰日期、河流封冻日期及春季解冻日期以及初终霜、雪日期等。农业气象灾害观测,如霜冻、冻害、低温冷害、高温、干旱、干热风、冰雹等和病虫害的观测。此外,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气象研究的需要,还进行农业小气候观测, 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光照、风、温度、湿度、CO2浓度等气象要素以及热量平衡、乱流交换、热量交换、水分交换、降水分配和生态循环以及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等因子, 以便对各种类型的农业小气候(如作物地、灌溉地、护田林、果园、牧场和农业地形等)作出鉴定(见彩图116~120)。 在农业和农业气象的研究及服务工作中,广泛地利用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如鉴定气象条件对农、牧业生产和田间作业条件的影响,编制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研究不同地区的农业气候;编制农业气候手册、农业气候志,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地采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田间作业,以避免或减轻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 对农业气象观测的一些项目,如物候观测、土壤湿度测定等,虽还以手工操作或目测为主, 但对现代观测仪器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国家已在土壤湿度测定中推广使用中子法和γ射线法。还试制出综合的农业气象观测仪器, 可自动打印记录多种气象要素,并通过通讯手段集中到用户或试验站。有的国家研制出遥测植被层及其不同高度气象要素的仪器,并开始运用卫星图象提供气温和一些土壤要素的田间信息,研究利用卫星和航测技术对作物生长状况及气象灾害等进行监测。 农业气象观测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所作的平行观测。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农业气象要素及有关的土壤要素;生物要素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畜禽和鱼类等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病虫害的消长等。按照统一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或专题要求进行观测。它是农业气象工作的基础,农业气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气象观测对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和有关的气象要素进行的平行观测。观测内容一般包括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天气灾害、土壤湿度以及当时当地的温度、湿度、降水、蒸发和其他特定气象要素等。是农业气象预报,情报、农业气候分析等服务和科研工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