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屯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屯史

军屯史juntunshihistory of stationing troops to open up wasteland

军事屯田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军屯是军队进行开垦耕作,以满足自身需要的集经济、军事于一身的农业生产活动和组织形式。
据恩格斯在《军队》一文中考察,早在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17~前1251年)时已存在军屯。在中国,军屯制度起源于西汉时期。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颁诏试办军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击败匈奴后,在国土西陲大规模屯田,以养边军,屯垦戍卒达60万人。西汉后期桑弘羊和赵充国等人详细分析屯田之利,提出大规模军屯方案。自此,军屯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接受,一直延续到清代。三国时期,魏、蜀、吴为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分别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军事屯田。曹魏、孙吴屯田于两淮地区,蜀汉屯田于汉中和秦陇地区。士兵且耕且守,耕战结合。唐代屯田主要在辽东至陇右的北方边界,有5万顷之多。唐后期出现“田军”、“营田兵”等从事军屯的军队,军屯出现职业化趋向。宋代屯田不多,北宋真宗时有4200余顷,为历代屯田的低潮。元代屯田规模大增,各行省普设屯田,不下18万顷。且由于蒙古族入主中原,为稳定统治,军队遍布各地,驻军就地屯种,军屯遍布内地和边陲。明代为历代军屯鼎盛时期。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军户世袭,亦耕亦战,军屯组织遍布全国,屯田总数抵64万余顷。清代主要在蒙古、新疆和西南等地设有若干屯田。至清末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清廷下令将屯田改为丁粮,军屯制度就此终结。
总结军屯史可得出四点基本认识:
❶军屯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剥削制度。军屯是强迫军人耕种官地,所获成果大都归封建国家所有,其剥削性质显而易见。屯田兵一般地位低下,受剥削惨重;
❷军屯制度对于巩固边防、满足军需、减轻国负和发展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大量军队驻守边陲,有事出兵,无事耕种,既镇守边疆,又自给自足,减轻了国家军饷负担,也减轻了国家大量运粮运兵费用,军屯制度还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如清代,随着军屯的发展,边境地区纷纷出现驿站和旗屯,交通日渐发达,人丁日渐兴旺,经济日渐繁荣。大量荒地被开发,使耕地得到有效利用。又因集中较多人力、物力,可兴修较大水利工程,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
❸随着军屯的发展,它逐渐由战时农业动员的一种形式演变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种形式。例如,西汉时期的军屯,战火平息,军屯即罢;战事一起,便实行屯田。到了隋唐时代,军屯大举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成为军队、国防常年建设的组成部分;
❹随着军屯的发展,军屯从边境向内地扩展。宋代之后,军屯从边境逐渐移向内地,其职能由供给边境军队变为供应全国军队。

☚ 赋税史   军品贸易史 ☛
000002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