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品生产junpin shengchanproduction of military products
制造武器装备及其他军用物资的活动。是满足军队需求的基础。主要包括武器、弹药、装备、器材及军用原材料等生产。
军品生产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中国夏商时代,就有打制刀、戈、矛等冷兵器的生产活动;西周时期,出现了官办手工业,其中一部分从事兵器生产。古罗马曾建立过小型的兵器制造作坊,军队中设有军事工匠部队。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枪炮、弹药日益在军事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军品生产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扩大军品生产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战争规模的扩大及其作战方式的变化,使得军用物资消耗急剧增大,从需求方面拉动了军品生产的发展。现代军品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军品生产部门与整个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广泛,军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部门和军品结构更为复杂。
军品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制约军品生产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产力因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另一类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经济管理体制、分配形式、国防经济政策和军事需求等方面。
军品生产具有一般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改造自然、创造军用物质资料的过程;军品再生产过程是军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的统一,任何环节的中断都会使军品生产受阻;军品生产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军品生产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
❶军品生产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军品的特殊使用价值、特殊的消费者和特殊的管理政策;
❷军品再生产过程是一种单向的连续过程,军品消费者主要是武装集团,消费结果既不以恢复的劳动力形式,也不以新创造的生产资料形式进入下一次再生产过程,而是国家的安全效益。军品再生产的条件无法从军品生产过程内部满足,而只能不断地从其他部门获取;
❸由于军品主要是用于军队和战争的产品,军品生产数量主要取决于战争和军队规模,因此军品生产的规模在平时和战时差别很大,具有不平衡发展的特征。
军品生产的社会性质和形式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军品生产主要采取产品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军品生产也是一种商品生产。但由于军品生产的特殊性,它具有比一般民品生产更强的计划性。
中国的军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着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稳定,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目的。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开放以前,军品生产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军工企业和军品生产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商品经济规律日益在军品生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