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事劳动与疲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事劳动与疲劳

军事劳动与疲劳

部队指战员在平、战时,许多军事劳动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特别是战时,由于野战条件的特殊,过长时间的或超负荷的行军作战,很容易产生疲劳状态,如果不随时注意休息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时间过久将会引起过度疲劳,造成部队减员。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度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劳动效率趋向下降的状态。它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因为组织和器官兴奋性的下降而带来工作效率的降低。疲劳虽是由于环境、生活和劳动条件而引起内环境稳定性发生紊乱的一种生理状态,其特点是个体出现不想动或不愿想的倾向,但非因病而引起,而是属于生理上的正常反应。在一般情况下,相当强度的劳动负荷都会引起一定程度自我感觉的疲劳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或一夜睡眠)休息之后,各种疲劳症状就会消失,体力恢复正常。然而劳动负荷大大超过人体的耐受能力时 (如劳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等),即使延长休息时间(1~2天),体力或脑力也一时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使生理状态转入病理状态,即从疲劳转入过度疲劳。因此积极防止由疲劳进入过度疲劳,对保障部队指战员的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疲劳进行分类是为了判明疲劳产生的环境及条件,从而探讨延迟产生或消除疲劳的办法。疲劳可以分为精神疲劳与神经疲劳;也可以分为肌肉的、代谢的、情感的、环境的疲劳;也有的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还有的把心脏疲劳列为疲劳种类之一。国内学者把疲劳分为器官的、体力的、脑力的和技巧动作的四类。一般认为疲劳无论是脑力的、体力的,或是体力加上脑力的,都可看成是大脑皮质细胞的疲劳。这种现象是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作用,是皮质细胞的警戒信号,使机体有转入休息的倾向,以免产生过度疲劳。
为了防止由疲劳转为过度疲劳,必须准确地估计疲劳的程度。疲劳时体内变化比较复杂,体力和脑力的疲劳现象往往交织在一起,因而正确地评价疲劳程度比较困难。疲劳的测定与观察方法,因对象、目的、场合不同而异。现用的方法有: 工作效率测定法、生理功能测定法、生物化学测定法、心理测定法、仪器测定法、自觉症状调查法等。日本在产业方面采用的自觉症状调查法,无论是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产生的疲劳都可以采用。该法是将疲劳的自我感觉或现象分为三类,每类包括10种感觉或现象。第一类主要为疲倦困乏。10种感觉或现象是:头重,全身倦怠,下肢无力,常打哈欠,头昏,嗜睡,视觉疲劳,动作不准确,站立不稳,想躺下休息。第二类主要为注意力不集中。10种感觉或现象是: 思考问题不集中,不想说话,烦躁,精神涣散,对周围事物淡漠,健忘,工作差错多,工作费力,不能准时完成任务,缺乏耐心。第三类主要为身体局部不适。10种感觉现象是: 头痛,肩酸,腰痛,气喘,口干,声音嘶哑,眩晕,眼睑跳动,手足发颤,感觉不适。调查时每一被调查者用表一张,边询问,边登记,在出现某种感觉或现象时即在该项下做一记号。调查是在作业前、作业后分别进行。根据调查人数中出现某种感觉或现象的人数,求得各个项目的出现率,从而进行统计分析。
适应性锻炼对于减轻疲劳程度和预防发生过度疲劳有很大作用。适应性锻炼要注意掌握的要点是,从训练内容和指战员身体健康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劳动负荷量(包括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提高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应该注意达到每次训练劳动之后使人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觉,但经休息后体力很快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程度。这样有步骤地坚持下去就能达到把部队战斗力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对于坦克兵、炮兵、通信兵和防化兵等特种兵部队,除了要掌握循序渐进地增加劳动负荷量和复杂化的原则以外,在适应性锻炼中还要注意到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 在课目进度上,应该是由简及繁,逐渐提高技术操作的难度和速度,以达到符合于战术技术要求的水平。在适应性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改善部队的生活和劳动条件,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搞好伙食管理。卫生人员在这些方面应尽的职责是:按照训练计划要求当好参谋,进行必要的卫生监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可行的卫生保障措施。

☚ 军事劳动卫生   军事训练卫生监督 ☛
000204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