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本人工描摹抄写的本子。如唐写本《经典释文》。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寫本 寫本 xiěběn 手寫而成的書本。雕版印刷發明以前,古代典籍主要以該種形式流傳,一般認爲,從漢末至唐代是寫本書占主要地位的時代。現存最早的寫本是晉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佛經殘卷,藏於日本。雕版印刷發明後,印本書占了主要地位,但寫本書並未絕迹。此時寫本範圍已有所擴大,包括了稿本、抄本等所有手寫而成的書籍。有些藏書家甚至靠寫本積累文獻。明清時代還編輯了兩部最著名大型寫本《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宋·李清照《金石録後序》:“所謂連艫渡江之書,又散爲雲煙矣。獨餘少輕小卷軸書帖,寫本李、杜、韓、柳集、《世說》、《鹽鐵論》……南唐寫本書數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唐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書爲貴。” 刻本←→写本kè běn ← → xiě běn刻本:用木刻版覿傻氖榧? 写本:抄本。 【例】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古今谭概》,系明阊门叶昆池刻本之影印本(一九五四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王利器先生藏明阊门叶昆池刊本影印,有残阙),前有梅之烦序。(刘德权:《〈古今潭概〉前言》) 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南唐写本书数箧。(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写本手抄本。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南唐~书数箧。”(箧qiè:箱子。) 写本即“抄本”。习惯称唐代及唐代以前的抄本为“写本”。详见“抄本”条。 写本书籍的手抄本。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 “唐白文公自勒文集,成五十卷,后集三十卷,皆写本。”明代丘濬《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图籍之储》:“唐以前书籍皆写本,人以藏书为贵,精于旧对。” 写本 ☚ 付型 对红 ☛ 00004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