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文 册文又称“简册”。包括册命、册书等。本为诏令之一种。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用之。《文选》列有“册”一门。 ☚ 诏令 露布 ☛ 册文 册文帝王行文名称。《明史·职官志》: “凡上(皇帝)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 册文用于册立之事。 ☚ 册 册书 ☛ 册文 册文文体名。亦作“策文”、“册书”,简称“册”,是古代皇帝封立或罢免诸侯王及三公大臣的命令。后使用范围扩大,凡郊祀、祭享、称尊、属哀均叫册。郊祀祭享为祝册,上尊号为玉册,立帝,立后、立太子为立册,分封诸侯为封册,悼太子、诸王、大臣薨逝为哀册,赐谥号为谥册,赠号、赠官为赠册,等等。册制始于汉代,用竹简篆字书写,简长2尺,短的1尺。到唐代,改竹简为金玉刻书。其体式一般为先叙功德,后写封赠。“册文”自汉代起至清代止,共沿用两千余年。 ☚ 策文 仪注 ☛ 册文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薦岁事’。”宋代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将立明肃作后,令丁谓谕旨于杨大年,令作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