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冈察洛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冈察洛夫1812—1891Alexandrovich Concharoy

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兼商人家庭。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国民教育部的图书审查官。三十年代开始创作。著有三部长篇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其主要代表作《奥勃洛摩夫》,成功地塑造了农奴制崩溃前夕一个终日躺卧昏庸懒惰的地主典型。列宁曾多次引用奥勃洛摩夫形象来批评苏维埃社会中某些停滞现象和某些人萎靡不振、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农奴制改革后,他思想日趋保守,晚年写的长篇小说《悬崖》受到进步思想界的批评。还写有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环球旅行日记》、《战船巴拉达号》和文学论文《万般苦恼》等。

冈察洛夫1812—1891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нчаров

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兼商人家庭。1847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第一部小说《平凡的故事》,描写资本主义侵入俄国后,贵族青年在思想上所发生的变化。1859年,完成代表作《奥勃洛摩夫》。晚年写了一些短文、回忆录等。作品主要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精细优美。是19世纪中叶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冈察洛夫

冈察洛夫1812~1891

俄国作家。生于商人家庭。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847年出版第一部抨击农奴制的小说《平凡的故事》。185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是其代表作。同名主人公是个年轻地主,温柔、善良,喜欢幻想,却极度懒散,毫无作为,几乎丧失了一切生活、行动的能力与愿望,以至少女奥尔加纯洁的爱情,朋友希托尔兹真挚的友谊都不能使他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走出来,最终在厨娘的怀抱中死去。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塑造了一个鲜明、生动而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 “多余人”典型,并且深刻揭示了其形成的社会和阶级根源,显示出农奴制度不可挽回的崩溃趋势。另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则反映了作家的思想矛盾,受到进步批评界的谴责。

☚ 赫尔岑   谢甫琴科 ☛
冈察洛夫

冈察洛夫1812—1891Гончаров, Иван Апександрович

俄国作家。生于外省商人家庭。183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30年代末开始写作,1846年结识别林斯基之后,创作水平有所提高。18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写贵族青年彼得·阿杜耶夫由一个外省幻想家,变成彼得堡一个讲求实际的官吏和企业家的故事,表明俄国19世纪中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实干精神正在兴起,逐步取代因循守旧耽于幻想的贵族积习,这一构思在主人公身上得到细致逼真的体现。
1852至1854作为海军上将秘书出访日本,《战舰巴拉达号》记述旅途所见的海外风土人情。1862—1863年任图书审查官及负责出版事务的官职。
1847至1859年间完成的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表达了变革的愿望,抨击了建立在农奴制基础上的生活方式。主人公奥勃洛莫夫正是这一生活方式的牺牲品。他禀性宽厚,内心善良,充满幻想,优柔寡断,无所事事,整日昏昏欲睡,这个形象标志着传统的“多余人”精神蜕化的极限,是没落地主的典型。这部小说受到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热烈赞扬,“奥勃洛莫夫性格”也逐渐成为懒惰无能而又耽于幻想、无所作为习气的代名词。
60年代激烈复杂的社会变革使冈察洛夫与保守派人士接近,他和屠格涅夫一道与《现代人》杂志分道扬镳。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悬崖》 (1849—1868)反映了他游移于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心理。晚年的冈察洛夫只写了一些短文、回忆录以及其它方面的论著,1891年在彼得堡去世。

☚ 赫尔岑   莱蒙托夫 ☛
000009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