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画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画壶 内画壶料器工艺品之一。清咸丰年间,始创内画壶,即先将料瓶装铁砂摇荡,使内壁成为乳白色,再用极细的钩状笔,在内壁上反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卉等。 ☚ 料器 琉璃 ☛ 内画壶 内画壶传统工艺品。把用料器制成的小瓶子,放铁砂在内摇磨成乳白色,然后用极精细的弯头竹笔蘸颜色,伸入小瓶内,画出各种画面透到外面,以作装饰。最早创于清代咸丰年间,主要作鼻烟壶用。 ☚ 扑满 工艺画 ☛ 内画壶 内画壶Neihuahu在透明的小型瓶状的“壶”内画景物的工艺美术品。最早始于乾隆年间。早期的内壶是在光滑透明的水晶或玻璃壶内壁上绘画。后来先用金铜砂打磨壶的内壁,成为乳白色的涩面,便于描画,使内画壶的表现技法进一步提高,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我国内画壶主要产地在北京、河北衡水、山东博山和广东等地。内画壶技巧性很强,是用一根长约20公分的竹签,做成弯曲的钩笔,蘸色伸进壶内,在磨好的内壁上采取反向描绘,画出的景物在壶表面呈现出来。所描绘的有人物、山水、花卉、书法等,画面极为精致,是一种小巧、古雅、独特的手工艺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内画壶 ☚ 皮老虎 烙画 ☛ 内画壶 内画壶是在用料器、水晶、玛瑙等材料制成的小瓶内壁绘画出装饰纹样的工艺品。绘画时,先以金砂装入瓶内打磨,使内壁色白而不滑,再用特制的弯头竹签笔或狼毫笔蘸上颜料,伸进小瓶口内绘制。因操作不便,所绘画面小,但形象清晰,画意生动。多采用国画技法,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产生于清代,北京、河北衡水、山东博山是这种独特的小型工艺品的主要产地。 ☚ 烙画 彩蛋 ☛ 内画壶 内画壶北京特有的工艺品之一。清乾隆以后,鼻烟壶盛行一时,用料一般为玉、瓷、料器,名贵的则用水晶、玛瑙、翡翠。在鼻烟壶内壁上饰以画作,即称内画壶。其制作过程为先制成鼻烟壶,内壁磨砂,然后用精细的特制勾笔伸进壶内,在内壁上绘制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及书法。18世纪末,曾销往国外。内画壶现已成为收藏品。清末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等艺人所作尤为精美。 ☚ 金漆镶嵌 表演艺术 ☛ 内画壶用铁砂在用料器制成的瓶内摇磨成乳白色,再用极精细的竹笔着色,在瓶内反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卉等,故名。创于清咸丰年间。主要产地是北京和山东博山。 内画壶 内画壶在用无色透明琉璃料制成各式壶、瓶等器物的内壁上(经过磨砂),以特制的弯头笔等工具进行绘画装饰而成。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起源于清同治年间的北京,1890年博山青年画师毕荣九在从北京归来的王凤诰处间接获得内画技术的要领,经过一番苦心钻研,与几名同代的琉璃艺人共同努力,终于奠定了博山内画艺术的基础。内画壶款式多样,大者盈尺、小不及寸,愈小则愈能显示技艺之精当繁难,故历来多用于绘制造型精美、体积小巧的鼻烟壶上。艺精者能在一个口径象绿豆粒、壶身似花生米的鼻烟壶内,画有眉目清晰、姿态各异的五六个人物,堪称绝技。博山内画艺术,自形成至今的近百年间,名师辈出,新秀众起,近三十年来更以高精难作品众多传世而蜚声海内外,被海外收藏家们誉为内画壶艺术的“山东画派”。 ☚ 艺术挂毯 贝雕画 ☛ 内画壶nei hua hua bottle with painted designs insid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