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毒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毒素endotoxin

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表面,当菌体自溶或用人工方法使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的毒性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LPS由三个成分组成。外层为O特异性多糖链,即O抗原,由重复的几种低聚糖组成; 中间是核心多糖; 内层为脂类A与胞壁蛋白质连结。完整的LPS具有毒力和抗吞噬作用。
内毒素相当稳定,耐热性强,120℃经1小时不被破坏。要清除内毒素,必须250℃经30分钟或180℃经4小时的高温处理。它的毒性低,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各种细菌的内毒素对宿主的毒害作用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血管舒张机能紊乱,血压下降,大量注射时,甚至可引起休克死亡。前者是由于内毒素可促使粒性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所致; 后者是由于内毒素激活了5-羟色胺和激肽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末梢血管扩张所致。血检时,可见颗粒白细胞增多。
内毒素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并有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补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非特异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和提高备介素、调理素数量的作用。
常用鲎血试验检查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脂多糖)含量。海生甲壳类动物鲎血液只有一种阿米巴细胞。提取鲎血中阿米巴细胞溶解物作试剂,即鲎试剂。基本原理是鲎试剂中含有前凝固酶和凝固原,当前凝固酶遇到内毒素可激活成凝固酶,凝固酶再激活凝固原,从而生成胶状物凝固蛋白。其凝固的速度和程度与内毒素的含量成正比。自1956年班(Bang)观察到鲎受弧菌感染而致鲎血液发生凝固而死亡,1964年莱文(Levin)应用鲎血试验,近几年来作了进一步改进试验,当前,应用鲎血试验检测肉品、牛乳、水果、蔬菜、疫苗、药剂等物品,以及临床医学病理材料 (血液、脑脊液、脏器等)和饲料中是否含有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其操作简单、快速,与美国药典规定的用家兔作热原质试验的方法比较,灵敏度高3~300倍,缺点是无特异性。因鲎血试验对所有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都起凝固反应。

内毒素endotoxin

某些昆虫病原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包含在营养细胞内,在细胞死亡分解后才发挥毒效。如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伴胞晶体,被昆虫吞食.遇碱性胃液被分解而成为剧毒物质。因此这类杆菌可用于生物防治,使害虫中毒死亡。

内毒素endotoxin

系细菌死亡后由细胞壁释放出来的一种毒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其化学成分为酯多糖;对热抵抗力较强,大多数能耐受煮沸。对人体毒害作用:毒性较外毒素稍弱,可泛发性损害血管与脏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等。临床上可引起发热、毒血症症状,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功能减退等。采用免疫防治效果多不显著。

内毒素

见“医药卫生”中的“内毒素”。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合成的一种毒素物质。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为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当细菌死亡或裂解后才能释出,故名。耐热,不能经甲醛脱毒。对组织细胞有损害,并能引起机体中毒症状,如发热、微循环障碍与休克等。毒性较外毒性弱,不能被相应抗体所中和。

内毒素endotoxin

是革兰阴性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奈瑟菌等)细胞壁的外部结构,化学成分为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是菌体的一部分,不分泌至体外,在细菌死亡时才释放出来。它耐热、稳定,毒性较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基本相同,可引起发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

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内毒素耐热,加热160℃经2~4h才灭活。不能用甲醛脱毒为类毒素。小量内毒素对宿主的免疫应答有益,高浓度的内毒素可引发高热、低血压,最后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外毒素   隐性感染 ☛

内毒素

endotox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