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典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典吏 典吏官名。元代各部院、署置典吏,为流外的低级官吏。《元史·百官志》: “吏部……典吏22人。”“枢密院……典吏17人。”“京畿都漕运使司……典吏2人。” ☚ 典籍 典史 ☛ 典吏吏员名。元代于六部、诸院、诸监、诸司及御史台等均置典吏,掌办书写及其他事务,其地位与司吏相似。明代遍设于内外衙门,为基本的吏员。清代设于司道及府厅州县,办理具体事务。《清会典·吏部》载:“外吏之别四:……三曰典吏。”注: “司道、府厅州县之吏,皆曰典吏。”布政使司的典吏以四川省为最多,有七十二人; 江苏省最少,两个布政使司共有二十五人,其余各省由二十九人到六十六人不等。其分工不详;按察使司的典吏,亦以四川省为最多,有五十六人,江苏省最少,仅有六人,其余各省,由十二人至三十二人不等,其分工亦不详;道员衙门的典吏,最多有十六至十九人,少者一、二人,协助道员办事;知府衙门的典吏,一般有十余人到二十余人,分在吏、户、礼、兵、刑、工各房办事;直隶厅与散厅的典吏,多者十四人,少者一人,协助厅的长官办事;直隶州与散州的典吏,最多二十人,最少四人,一般在十人以上,亦分六房办事;知县衙门的典吏最多的有十八人,最少的五、六人,一般有十二至十四人,协助知县办事。 典吏公吏名。隶估马司。典吏,或称典、典事。为承办本司事务吏人(《宋史·宦者·阎承翰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