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产业结构自兵团成立时其产业结构就按照巩固国防,带动和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采取各行各业同时并举均衡发展战略。1954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4.6:63.3:22.1。1957年以后,兵团实行工、农、商、学、兵统筹兼顾,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的方针,到1958年,产业结构为33.1:39.2:27.7。1958—1966年为兵团的大发展时期,工农业比例关系和结构趋于合理。到1966年产业结构为32.7:43:24.3。“文化大革命”到1975年兵团撤销这一时期,农业比重增大,其他各业比重大减。产业结构为58.0:22.5:19.5。1981年兵团体制恢复,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到1988年,产业结构为40.7:35.5:23.8。进入20世纪90年代,兵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设了国家级粮、棉、油、糖基地。同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比重下调,经济作物上升。工业主要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到2002年底,产业结构为34.3:29.7:36。第三次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二次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