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纪政书名。清王庆云著。6卷。记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科举、荐举、吏治、钱制、漕运、田赋、河工、屯垦、矿政、盐法、恤商、关税、杂税、边外互市、英人入贡等篇。“吏治”内有官吏犯赃审实立斩、惩贪、百姓失所抛弃田地毫无治理论罪等内容。资料来自《清会典》、《清文献通考》、《清实录》、国史列传、邸报等处。间附图表、案语。有光绪年间刊本。 熙朝纪政书名。一名《石渠余记》。清王庆云撰。六卷。记清代开国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科举、会计、钱制、漕运、田赋、河工、屯垦、矿政、盐法、关税等八十七篇。于《清会典》、《清文献通考》、《清实录》、国史列传、邸报等资料均着意搜采。其中有关清代科举制度的记述有《纪科举篇目》、《纪科举加恩》、《纪满洲科举》、《纪进士授官、中额》、《纪殿试、朝考》、《纪举人授官》、《纪制科特举》、《纪武举》、《纪荐举》等诸篇。对了解有关制度的沿革有参考价值。且《清文献通考》成书于乾隆年间,此书可补其所缺。有光绪年间刊本。又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书局八卷本。 熙朝纪政书名。即 《石渠余记》,参见该条。 熙朝纪政清典制书名。因所记不限康熙一朝,后改名《石渠余记》。王庆云(1798—1858,今福建福州市人,字雁汀)撰。6卷。记述清初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等87篇。资料主要采取《清实录》、《清会典》等,间采私人文集。订正前书错误颇多,惟于清之秕政,有所讳避。有关满洲科举、圈地、旗人生计等的记载对研究满族史有参考价值。有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以二十八年上海书局本流传较广,1985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