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抗战初期文艺界进行的一场大讨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强调批判地吸收文化遗产的精华,建设“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的新文化。延安《中国文化》、《文艺战线》等刊物发表了艾思奇的《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巴人的《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何其芳的《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和周扬的《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等文章,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大多数意见是正确的,没有严重的分歧。1940年国统区文艺界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重庆的《新华日报》、《文艺月报》社先后组织座谈和讨论。讨论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以向林冰为代表,他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中指出:民间文学是创造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全面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艺形式。另一种以葛一虹为代表,他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的“民间形式”吗》一文中否定了民间文艺形式,主张不必创造文艺的民族形式,只要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就行。胡风支持这一观点。他在《论民族形式》的小册子中认为中国只能产生封建文艺,认为“五四”后的新文艺是从外民族“移入”的,否认新文艺有利用旧形式的可能。在“文艺民族形式”座谈会上,胡绳、罗荪和以群等都发表了不同于向林冰和葛一虹的观点。郭沫若在《“民族形式”商兑》一文中,对两种不正确的意见提出批评,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艺、新形式,经过充分中国化,是可以成为民族形式的,主张作家生活要大众化。

☚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的论争 ☛
000078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