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战时生产组织。1930年春,广西东兰、凤山等县的一些壮族村庄,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实行土地集中经营,推行共同生产、共有生产资料, 收获共同分配, 农、学、兵相结合的制度。社员听号出工、收工、上操,受军事训练及上夜校等。组织起来的壮族社员战胜当年旱灾, 粮食比1929年增产三分之一,改善了农民生活,并保证了军需。后因桂军残酷围剿而中止推行。
又译“土地共耕社”。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初期农民生产结合的初级形式。
即“协作社”。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