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共伯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共伯和

西周后期人。其说有二:(1)共(今河南辉县)国君,名和。据说他“修其行”、“好仁贤”,士人皆来归附。前842年,西周“国人”发难,厉王被逐,次年他受诸侯拥戴,摄行天子事,在位十四年,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乃成为我国历史上准确纪年的开始。宣王立,他归国复位(见古本《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开春论》及“注”)。(2)卫釐侯太子共伯馀之弟,名和。釐侯死,共伯馀继位,被和逼杀,和自立为君,是为卫武公。有些学者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认为卫武公之立在周宣王时,厉王时他不可能“千王位”;但有些学者则认为《卫康叔世家》所记年代有误,卫武公之立应在周厉王时(详参《李亚农史论集》下,第十三章注〔六〕)。

共伯和

共伯和

周厉王时共国 (今河南辉县) 国君。名和。“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为来稽矣”。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将暴虐无道的周厉王逐出京城,赶到彘地 (今山西霍县)。他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史称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关于这件事,《史记·周本纪》 说是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而其他文献多说是共伯和执政。除 《吕氏春秋》 之外,《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王子朝告诸侯之辞云:“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 (参与) 王政。”古本 《竹书纪年》亦云: “共伯干王位。”此外, 西周晚期有个《师𣪘》记载了 “白龢父” 的话,郭沫若说此人即共伯和,也即 《师𣪘》 和 《师兄𣪘》 中的 “师龢父”。 杨树达进一步从行文语调来分析,肯定了郭沫若的意见。如此,则共伯和代行王政实有其事。共伯和践位十四年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他将政权交出,迎太子姬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伯和复归国为诸侯。共国到春秋初年仍存在。一说共是卫的别称,卫武公名和,疑即共伯和。

☚ 傅说   姜太公 ☛

共伯和

西周共国(今河南辉县)国君。名和。厉王出奔后,因其代行王政,始以共和纪元(前841年)。至宣王即位他归国,凡14年。一说共是卫的别称,卫武公名和。参见“共和行政”。

共伯和共gong

西周时共(今河南辉县)国君。名和。周厉王被逐后,他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十四年后周宣王即位,他归国。一说共是卫的别称,卫武公名和, 即共伯和。

共伯和

西周时共国(河南辉县)的国君,名和。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赶跑了周厉王,诸侯奉和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金文《师》称“白龢父若曰”,即与共伯和行天子事有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