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经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老子曰: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庄子·天运》 【评】六经之名最早见于此也。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史记·滑稽列传》 【评】此所谓六艺者,即六经也。 六经太极拳养生名词。又有“六阴经” “六阳经” 之分。六阴经指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六阳经指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 六经指 《易》、 《书》、 《诗》、 《乐》、 《礼》、 《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孔子收集鲁、 周、 宋、 杞等故国文献而整理出以上六种教本, 用以教授弟子。 这六种教本被后世儒生尊称为 “六经”。 六经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也称“六艺”。邵雍《洛阳怀古赋》:“赞大易以都括,与六经而并存。”——赞美《大易》总括要义,与六经并存传世。 ☚ 六甲候阴阳之域 六军 ☛ 六经liù jīng〖名词〗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 六经出《素问·热论》。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伤寒论》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参见六经辨证条。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又称“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至汉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以为人处事的各项道理和准则。《史记·孔子世家》和《滑稽列传》称六经为六艺,并阐述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将六艺列于诸子之前,但因《乐经》不传,故只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列于学官,置五经博士。隋唐建立科举制度后,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经三阳经和三阴经合称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理论最早见于《素问·热论》。汉末张仲景作《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急性热病的证候归纳纲领。用它来说明疾病的阴阳消长,表里传变,寒热转化,虚实交争的过程。成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 六经 六经中医针灸名词。是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中医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临床征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故有“六经病”的称谓。因此,六经即作为诊断和治疗急性热病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六经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如外感病的初期,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症状的,称之为“太阳病”。当外邪不解向内发展,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症状的,称为“阳明病”。假若出现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二者交替出现,同时又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即为“少阳病”。上述三种类型合称为“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如病邪向内进一步发展,出现腹满、呕吐、泻泄症状的,为 “太阴病”。出现神倦、恶寒肢冷、脉微细的,即为“少阴病”。如病情复杂,寒热交错出现的,即可判断为“厥阴病”。以上类型称为“三阴病”。三阴病的性质属阴,属寒。六经中彼此是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发病可以互相转变,也可以同时发病。 ☚ 奇经八脉 太阳 ☛ 六经《五经》加上“乐经”的合称。又称“六艺”。参见“五经”。 六经六經liù jīng❶汉以后指儒家的六种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典著作。《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方本义合刊》:“上自六经诸史,旁及天文地志,稗官野乘,浮屠志子、医药卜筮之书,丹铅不去平。” 六经 六经亦称“六艺”。是儒家教人立身处世的六部经典。最早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礼记·经解》引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是六经原初的基本作用。至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时《乐》经已亡),经学始进入仕途政治领域,并占据意识形态领域之统治地位。 ☚ 六爻 六艺论 ☛ 六经 六经六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即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另加《乐经》。后世学者认为《乐经》因秦朝焚书而亡失,也有的认为儒家本来就没有《乐经》,“乐”即包括在《诗》、《礼》之中。据古代文献考证,以后种说法较妥。有的也称六经为“六艺”,见《史记·滑稽列传》。 ☚ 六行 六德 ☛ 六经liùjīnɡ出《内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伤寒论》以足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 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参见六经辨证条。 六经six channels 六经liù jīngsix meridians; six channels 六经学术类著作。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至汉代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以为人处事的各项道理和准则。《史记·孔子世家》和《滑稽列传》称六经为“六艺”,并阐述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书·艺文志》把“六艺”列于诸子之前。但因今文经学家说《乐》本无经,附于《诗》中;古文经学家说原有《乐经》,秦焚书后亡,故汉代只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列于学官,置五经博士。 六经六部儒家经典的总称。指 《诗》、《书》、《礼》、《易》、《乐》、《春秋》。始见于 《庄子·天运》篇。至汉代被尊崇。《史记·孔子世家》和《滑稽列传》称 “六经” 为 “六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