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书音均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书音均表》

古音学著作。清段玉裁著。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67年)。本书包括五部分,《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分类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全书附于作者的《说文解字注》之末。作者阐述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重要对应规律,在中国音韵学史上,第一次从文字谐声系统全面考察古音系统。书中提出的“古假借必同部”的学说,也是古音研究中的创见。十七个韵部的排列次序,按照读音远近的顺序排列,显示了段氏在审音方面的用心。本书是继顾炎武、江永二家音韵著作之后、古音研究方面的经典作品,对后来的音韵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

清段玉裁著。附在《说文解字注》后。其中包括五个表:
❶《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分古韵为六类十七部,论述了有关古韵划分的问题。
❷《古十七部谐声表》,列举十七部所属谐声偏旁。
❸《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列举十七部所属《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讨论了各部合韵的情况。
❹《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列举《诗经》各部入韵的字。
❺《群经韵分十七部表》,列举群经各部入韵的字。
这部书的特点有三:
❶系统地利用谐声字考求古音,提出了“古同声者必同部”的重要原则。
❷分古韵为十七部,并根据声音相近的原则改变韵部的次序,首次提出“支”“脂”“之”三部分立的观点。
❸提出了古音只有平、上、入三声,没有去声的主张。

☚ 类音   诗声类 ☛
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

音韵学著作。清段玉裁撰。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懋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以教习得贵州玉屏县知县,旋调四川,署富顺及南溪县事,后任巫山县知县。年四十六,以父老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著书。他的重要著作还有《说文解字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略说》、《周礼汉读考》等。段氏初为《诗经韵谱》、《群经韵谱》,后加以修改补益,又易其体例,改名为《六书音均表》,“均”即古“韵”字,“音均”即“音韵”。
《六书音均表》由五个表构成: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二、《古十七部谐声表》;三、《古十七部合用分类表》;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表一为全书之中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标出《广韵》二百零六韵与古音十七部之关系。后一部分是对十七部的详细说明,并阐述了其古韵分部原则及对一些古音学问题的见解,如“古今不同随举可征说”、“古音义说”、“古谐声说”、“古假借必同部说”等。关于古声调,段氏认为,“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表二按十七部分别列出每部所有的谐声偏旁,字形依《说文》,此系“同声必同部”之具体实践,乃对谐声偏旁全面整理,分别部居,以见古音之首创。表三通过把十七部按音相近、部次相邻的原则排列,把十七部分为六类。第一部自为一类,第二至五部为第二类,第六至八部为第三类,第九至十一部为第四类,第十二至十四部为第五类,第十五至十七部为第六类。从而指出“合韵”这一古音学的特殊现象,即是指不同部而属于同一大类的韵字可以互相通押。表四把《诗经》所有韵字按十七部逐一列出,摆出了古韵分为十七部的证据。表五,形式与表四相同,列出《诗经》以外的经书中押韵的字。表四、五是全书之基础,段氏系据《诗经》及群经用韵之情况才求得十七部之分的。这五个表的内容都是表中有说,又寓说于表,所以不是单纯的表,而是段氏音韵学的理论专著。
此书是段氏古音学研究成果的精炼概括。段氏对古音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分古韵为十七部。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江永又从中分出元、尤、添三部,段氏在继承顾、江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再分出支、之、文、侯四部,是为十七部。段氏认为,《广韵》支、脂、之分部不是偶然的,这三部在上古时代是截然分开的。在《表》中又为三部分立提供了大量证据。这样的分法至今仍被绝大多数学者公认为是正确的。戴震评价说:“至支脂之有别,此足下之卓识可以千古矣”。另外,他又将真、文分部,将侯部独立。江永曾分虞韵之半属侯,但他又把侯部归于幽部,段氏把侯部独立出来了。文、侯二部的分立也得到了后人的确认。
此书除了对古韵分部有重大发明外,还第一次对古音发展作了分期,段玉裁在《音韵随时代迁移说》中指出:“今人概曰古韵不同今韵而已,唐虞而下隋唐而上,其中变更正多,概曰古不同今,尚皮傅之说也。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约而言之,唐虞夏商周秦汉初为一时,汉武帝后洎汉未为一时,魏晋宋齐梁陈隋为一时。古人之文具在。凡‘音转’、‘音变’、‘四声’,其迁移之时代皆可寻究。”进一步深化了“音韵随时代迁移”的观点。
此书篇幅虽不大,但内容丰富,集中了段氏古音学的主要观点及成就。书中提及的理论,不少是发前人所未发,发挥了戴震以声音通训诂之学说,对后世古音学研究及训诂学研究有极大影响,钱大昕在序中说:“古人以音载义,后人区音与义而二之,音声之不通而空言义理,吾未见其精于义也。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
有皇清经解本、音韵学丛书本。经韵楼本、四部备要本《六书音均表》均附于《说文解字注》后。中华书局有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说文解字注》,此书亦附于后。

☚ 声类表   诗声类 ☛
000004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