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开市场操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见“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操作

又称“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则卖出有价证券。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有如下明显的优越性:(1) 主动性强。中央银行的目标是调控货币量而不是营利,所以它可以不计证券交易的价格,从容实现操作目的: 可以用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买进,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2) 灵活性大。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买卖数量可多可少,并可及时调整操作方向和力度。(3) 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交易行为,不是强制性的,加之中央银行的操作灵活,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平缓,不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那样有很大的震动性。(4) 影响范围广。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证券,如果交易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改变其准备金数额;如果交易对象是公众,则直接改变公众的货币持有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同时,中央银行的操作还会影响证券市场的供求和价格,进而对整个社会投资和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公开市场操作虽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如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要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还要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改变存款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另一类是保卫性或冲销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抵消其他因素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见“公开市场业务”。

☚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政策 ☛
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

亦称“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从而起到调节货币存量作用的一项业务活动。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买卖证券活动,近年来大都以回购协议的方式进行。所谓“回购”,是指卖者证券商向中央银行卖出证券后承诺在未来的某一天按固定价格重新买回这些证券。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大多数债券出售也是以所谓的“反回购”形式(也称“对冲协议”)进行,即保证在某一特定时日将以固定价格重新买回这些债券。
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积极性的”调节目的,即通过公开买卖证券来影响货币存量和市场利率;二是“防护性的”中和目的,即利用证券买卖来稳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抵销市场自发波动因素的干扰,进而达到稳定货币供给或市场利率的目的。
作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有几个明显的、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优点:
❶公开市场操作是按照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它不象商业银行用贴现或再贴现方式获取贷款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而无法明确地控制其数量。
❷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地控制在自己期望的规模内。
❸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及步骤也可随意安排,这更保证了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
❹公开市场操作不象法定准备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逆转极易进行。

☚ 贴现率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
000001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