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行见姑舅礼
礼仪名。始于宋。公主,皇帝女,位在公卿上,其所嫁夫及夫之家人位皆在其下,故公主出嫁称下嫁或下降。夫家虽位低,但都是官宦之家,公主出嫁后常行官礼,故公主不拜舅姑。宋英宗时,改其制,嫁后行家礼,入朝行官礼。《续资治通监·宋纪·英宗治平四年 (公元1067年)》: “ (二月) 壬辰,手诏曰:‘朕常侍先帝左右,恭闻德音,以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者,辄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习行既久,义甚无谓。朕常念此,寤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乎! 可诏有司革之。股恭承遗旨,敢不遂行! 可令中书门下议,降诏有司,以发扬先帝盛德。’ 于是,令陈国长公主行见舅姑之礼,王师约更不升行。公主行见舅姑之礼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