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耳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桑菌、木麦(《别录》),桑檽(唐《新修本草》),桑蛾(宋《图经本草》),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鸡(《纲目》),桑黄、桑臣(《药性论》)。 基源 为木耳科木耳属真菌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及毛木耳的子实体。 原植物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 余项参见“木耳”条。。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甘,有毒。” 功效 止血散积。 主治 肠风,痔血,衄血,崩漏,带下,妇人心腹痛。 ❶ 《本经》:“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范汪方》:“治留饮宿食:桑耳60g,巴豆30g(去皮)。3kg米下蒸过,和枣膏捣丸,麻子大。每服1~2丸,取利止。” ” 分2服,日2。” 单方应用 ❶ 《濒湖集简方》:“治心下急痛:桑耳烧存性,热酒服6g。” ” 张璐《本经逢原》:“桑耳,善祛子脏中风热,不但主漏下血病,并可以治寒热积聚,积聚去,不难成孕。《本经》专取黑者达肾,赤者走肝,补中寓泻,泻中寓补之机,具见言外矣。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金色者,治癖饮积聚,及肠风泻血,衄血,五痔下血,血痹虚劳,咽喉痹痛,一切血症咸宜用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