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正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八正散
八正散  bāzhèngsǎn

散藥。因其由八味藥物組成,採用正治之法,清熱通淋,故稱。八藥爲車前子、瞿麥、山梔子仁、滑石、木通等。主治心經邪熱,蘊毒,口乾咽燥,熱淋血淋。參閲宋· 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積熱·八正散》。

八正散

祛湿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通30克、瞿麦30克、车前子30克、萹蓄30克、滑石30克、甘草(炙)30克、大黄30克、山栀子30克。为末,灯心草煎汤冲调, 候温灌服, 亦可煎汤灌服。马、牛150~250克; 猪、羊每次30~60克。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热淋、石淋、血淋。证见排尿不畅、淋沥涩痛甚或癃闭不通, 尿色深或带血、舌红苔黄、脉数者, 可加减应用。方中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利水通淋, 清热利湿, 为主辅药; 山栀子泻三焦实火, 大黄泄热降火, 为佐药; 灯心草导热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 为使药。诸药合用, 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用。
凡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属于下焦湿热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本方减滑石(《猪经大全》), 治猪尿血症; 加酒知母、酒黄柏、皮炭、减大黄、灯心草, 名加味导赤散(《中兽医治疗学》), 治牛尿血; 加木香, 减甘草(《校正驹病集》), 治驹儿尿血。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 (面裹煨,去面焙干) 各一斤。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灯心,水煎,食后、临卧服。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治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口干咽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热淋,血淋等症。近代常用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属下焦湿热者。方中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水通淋;栀子、灯心草清心利尿,引湿热火毒从小便出;大黄泻火通便,引湿热火毒从大便出,二味相合,使心火清则不下移小肠膀胱;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全方相合,既可作清热泻火之剂,又可作利尿通淋之方。

八正散powder for dispersing heat and promoting urination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木通、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炙甘草、栀子、大黄、灯心草组成的散剂。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而引起的热淋、石淋。症见尿频、涩痛或闭而不通,口干舌红,苔黄,脉数等。八正散加减,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和尿道炎症。

八正散 《和剂局方》卷六

【组方药物】 车前子 瞿麦 萹蓄(亦名地萹竹)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散。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灯心,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与之。
【主要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适应病证】 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热淋、血淋。
【临床验证】 1.尿路感染:治疗67例,有效率93%,症状消失平均为8天(《浙江中医杂志》1987,2:66)。治疗急慢肾盂肾炎67例,治愈54例,好转5例,有效率88.5%(《辽宁中医》1986,1:19)。2.尿路结石:治疗38例。排石者29例,X线复查结石消失者6例。治愈率92.1%(《医药卫生》1973,7:40)。
【方义分析】 此为清热利尿名方。方中用瞿麦利水通淋,清热凉血,木通利水降火为主;辅以萹蓄、车前、滑石、灯心清热利湿,利窍通淋;以栀子、大黄清热泻火,引热下行;甘草和药缓急,止尿道涩痛。诸药合用,而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实验研究】 1.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方有较好利尿作用(《山西医学杂志》1957,6:59)。2.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球菌有抑制作用。并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尿道作用有去除效应(《中医药信息》1987,6:31及《中医杂志》1987,1:62)。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组成。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热淋,血淋,尿赤涩痛,淋漓不畅,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散

八正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各500克组成。上药为散,每服6至9克;亦可参照原方用量比例,作汤剂水煎服。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效。主治湿热下注于膀胱所致的热淋,血淋,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者。现代临床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孟肾炎等证属下焦湿热者。

☚ 茵陈蒿汤   二妙散 ☛

八正散bāzhènɡsǎn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炙甘草、木通、煨大黄各一斤。为粗末, 每服二钱, 加灯心草, 水煎服。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治湿热下注, 小便浑赤, 尿频涩痛, 淋漓不畅, 甚则癃闭不通, 小腹胀满,口燥咽干。也用于尿路感染及结石、急性肾炎、前列腺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八正散

八正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由大黄、瞿麦、木通、栀子、滑石、甘草、萹蓄、车前子各等分组成。上药为末,每服五钱,水一钟煎,或入竹叶、灯心、葱头,食后服。现用法为作汤剂,水煎服。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发为热淋、石淋。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实者。本方所治淋证乃属湿热下注所致。治宜清热利水通淋。方中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诸药,清利湿热,利水通淋,山栀子清泻三焦湿热,大黄泻火降浊,灯心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热除水利,则小便畅通,淋痛自愈。但本方清热利湿作用较强,而止血力小,如湿热淋证并见血淋,则应酌加白茅根、小蓟之类。现临床上亦以本方治疗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以及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属于湿热下注者。孕妇禁用,体弱者宜慎。
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赤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锉)、山栀子仁各二十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和血。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休作有时,劳倦即发,或热淋便血。
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木通(去芦)、滑石、甘草(炙)各六两,山栀仁(炒)十四两,赤芍药、茯苓(去皮)各半斤,淡竹叶四两,山茵陈(去根,晒干)二两。上药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主治膀胱湿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或热淋便血。
榆白皮饮(《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榆白皮(锉)半斤,滑石(碎)四两,黄芩(去黑心)、木通(锉)、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二两,冬葵子半斤,车前草(锉)一升。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能清热利水通淋。主治肾脏实热,小便黄赤涩痛。
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四)生地、山栀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生)、猪苓(原方无分量)。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凉血通淋。主治膀胱蓄热淋证。

☚ 百合滑石散   石苇散 ☛
000038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