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指头陀诗文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指头陀诗文集 八指头陀诗文集诗文别集。释敬安撰。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敬安于浙江刻《嚼梅吟》二卷,收诗三百馀首。光绪十四年(1888),刻《八指头陀诗集》五卷(陈三立、罗顺循编),收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十四年诗;光绪二十四年,叶德辉增收其光绪十五年至二十四年诗,编为六至十卷,以十卷本刊行。光绪三十年,浙江刻其《白梅诗》。1912年,杨度在北京法源寺收其遗稿,于北京文楷斋刻印《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八指头陀诗续集》八卷、《八指头陀文集》一卷。此《八指头陀诗文集》由梅季编辑标点,以杨度所编诗集、文集为基础,汇集了《嚼梅吟》、《白梅诗》,以及刊于《海潮音》十三卷十二号上的《法语》和散文。诗逐年编排,不分卷,始于同治十二年,迄于作者示寂当年。卷首收有著者画像、手迹、编者前言,卷尾附录收有敬安《法语选录》,太虚等为作者所写的传记、诗集序言,梅季撰《八指头陀年表》。由岳麓书社于1984年出版。 ☚ 沧趣楼诗集 闽中新乐府 ☛ 八指头陀诗文集清释敬安(1851—1912)撰。释敬安,字寄禅,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故号“八指头陀”。俗姓黄,名读山,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僧。其诗始刻于光绪七年(1881),有《嚼梅吟》二卷,收诗三百余首。光绪十四年 (1888) 诗集五卷刻行。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指头陀诗集》 十卷刻行。光绪三十年(1904)其《白梅诗》刊行于世。民国八年(1919)杨度搜集遗稿,经整理校订,于北京文楷斋汇刻成《八指头陀诗集》十卷、《诗续集》八卷、《文集》一卷,并为之作序。敬安家境孤寒,学习作诗甚苦。其后登岳阳楼,忽若有悟,所作格律,也渐趋严谨,乃由苦吟所得。其诗自然高澹,深沉雄浑,虽身在佛门,而心萦家国。诗亦日进,后竟名闻海内,诚有文字缘者也。他一生留诗一千九百余首,多可吟诵。《文集》收《书》、《启》、《碑》、《铭》、《序》、《疏》等共三十二首,其中多为骈俪之作,大抵宗法六朝,词旨清逸。尤以书札最为擅胜。1984年岳麓书社出版梅季点辑本《八指头陀诗文集》有所补辑,并附录八指头陀《法语》选录及有关序、跋、传、状、遗事及梅季撰《八指头陀年表》,最为完善。 《八指头陀诗文集》ba zhi tou tuo shi wen jiPoetry and Prose Collection of Eight-finger Mendicant Monk→敬安 (Jing 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