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咏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咏楼bā yǒng lóu称人诗文富美;或表现人、事与金华有关。《金华府志》:“八咏诗,南齐隆昌元年,太守沈约所作,题于元畅楼,时号绝唱。后人因更元畅楼为八咏楼云。”元畅楼一名玄畅楼。八咏诗为《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等八首,见《玉台新咏》卷九。沈约字休文,曾任东阳太守。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权德舆《新秋月夜寄故人》: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李商隐《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府公能八咏,聊且续新题。 八咏楼原名元畅楼。在浙江金华市南隅,面临婺江。南朝齐隆昌元年(494)沈约为乐阳太守时建成。沈约曾赋《登元畅楼》诗,又复咏长歌八篇,一时广为传诵,后人遂易其名为八咏楼。历代名人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宋元以来此楼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唐代诗人崔融《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即指此。 八咏楼【出处】 《金华府志》:“八咏诗,南齐隆昌元年,太守沈约所作,题于元畅楼,时号绝唱。后人因更元畅楼为八咏楼云。”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樓閣部 > 樓名 > 八詠樓 八詠樓 bāyǒnglóu 樓名。座落於浙江金華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齊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太守沈約建元暢樓,並爲之題八詠詩。宋至道中,郡守馮伉因沈詩改今名。宋元以來迭經毁建,現存建築爲清代重建。唐·孟浩然《同獨孤使君東齊作》詩:“寄謝來陽守,如何八詠樓。”宋·李清照《題八詠樓》詩:“千古風流八咏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下四州。”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金華府·古蹟》。 八咏楼 八咏楼位于市南隅,婺江北岸。原名玄畅楼,南朝齐隆昌元年(494)沈约为东阳太守时建。沈约曾赋《登玄畅楼》,有句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后又赋长歌《八咏诗》广为流传,唐时遂更名八咏楼。楼累毁累建,今所存建筑为清嘉庆时修建,1985年重新修整。楼筑在石砌台基之上,高高耸起,可以远眺群山,俯视婺江。历代文人如崔颢、李清照、赵孟頫等都曾登楼览胜,留诗题名。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曾多次登临。所作《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诗句为世传诵。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镇守金华时曾登此楼阅兵。 ☚ 太平天国侍王府 双龙风景名胜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