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金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金诗

全金诗

诗歌总集。又名《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清郭元釪编。曾经康熙帝审定,故亦称《御定全金诗》。此书系就元好问《中州集》所选增补而成,共七十四卷。金代作家及其诗作几于全备。各家之后附有小传,并附有多种资料。有扬州诗局本。

☚ 河汾诸老诗集   金文最 ☛
全金诗

全金诗

金代诗歌总集。全名为《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 七十二卷。 清康熙年间郭元釪奉敕在元好问《中州集》基础上增补而成。首载康熙五十年(1711)御序。 郭元釪字于宫,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参加过《佩文韵府》等书的修纂。《中州集》纂成于金元战乱时期,搜辑不全,兼之不录存世者之作,连元好问本人也不在内。《全金诗》作了尽可能的增补,上自元好问、刘祁等名家别集,下至散在各种文献资料中的一诗一歌,都搜求无遗。诗人从二百五十一家增至三百五十八家,诗从两千零六十六首增至五千五百四十四首。有目无诗者不在此数。增补之作尽量注明出处。并按旧例补撰小传。此集可贵之处是增辑大量的史料,分别附于小传之后,或作品之末。这些史料涉及面广,有诗人生平、创作评论,也有金代社会史料,多来源于如刘祁《归潜志》,元修《金史》,及宋金以来文献史料、稗传别集等。如卷二十九之李经(天因),收诗仅五首,评价却颇高。除保留原《中州集》小传外,另补《归潜志》一条,评之曰:“真今世太白也……为诗刻苦,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妙处人莫能及。”又附赵秉文《答李天因书》,称为“天才英逸,不假绳削……似受之天而不受之人”。增补材料,大都与金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及人文风俗有关。如卷二十二孙九鼎下,附《三朝北盟会编》、《金图经》、《松漠纪闻》及《中兴纪事本末》资料各一则,搜集了金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沿革的记述,有助于金代科举制的研究。此书卷首为“帝藻”、“公族”、“金源”,卷一、二为“诸相”,卷三为“状元”,卷四为“宋耆旧”,卷五、六、七为高官显贵,卷八至十四为“大家”二人(党怀英与趙秉文),卷十五至二十一为“名家”十二人,(蔡珪、刘仲伊、王若虚、麻九畴等),卷二十二至五十二为“诸家”(包括李俊民等),卷五十三为“异人隐逸”,卷五十四至五十九为“河汾诸老”,卷六十、六十一为“道释”,卷六十二为“讌会”、“名嫒”、“仙鬼”、“谣谚”等,卷六十三至七十二为“遗献二人”,录元好问、刘祁二人诗(刘只存诗八首)。此编重出、漏辑现象严重,其编次不伦不类。有清康熙内府刊本及扬州书局本。

☚ 中州集   河汾诸老集 ☛

全金诗

又名《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总集。清郭元釪撰。七十四卷。元釪字于宫,江都(今属江苏)人。约康熙五十五年(1716)前后在世。家世业盐,饶于资,俗尚奢侈,而元釪独好学深思,傲睨一切,弱冠为诗,二十三而成集。其后造就益深,然偃蹇于场屋。以诸生与修《佩文韵府》等书,授中书。著有《鹤庵诗钞》。此编在《中州集》基础上增补而成。元好问编选《中州集》目的在于保存一代文献,以诗存史,不在求全;而且当时在世者皆不入选,遗漏自多。此编则力求广采旁搜,巨细不遗,凡金人入元不仕者皆附入之。较之《中州集》(南宋诗人之作不计)作品大增,卷数从十卷加到七十四卷,作者从二百四十六人增加到三百五十八人,收诗从一千九百八十四首增加到五千五百四十四首。并保留《中州集》中作者小传,取刘祁《归潜志》、《金史》和诸家文集、说部资料,补其不足;有所论述亦附其后,力求全备。书成后由康熙帝亲自制序刊行。《四库全书总目》谓:“宋自南度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并入于金。”然有金一代诗文作品大都散佚,《全金诗》的编辑,于保存一代文献,反映现存金诗全貌,颇有贡献,为研究文学史提供重要资料。有清内府刊本,扬州诗局本。

全金诗

总集。又名《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清康熙间郭元釪编。就元好问十卷《中州集》增补成七十四卷,基本反映了现存金代诗歌的全貌。它保留《中州集》各家小传,并取《归潜志》、《金史》和诸家文集,资料以补其不足。有扬州诗局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