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党办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中国共产党的办报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在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的具体体现。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把少数人办报变成群众办报,全党办报。1948年4月,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谈话时,重申我们的报纸要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从此,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路线进一步得到确立。 全党办报 全党办报党报遵循的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是在党报的诞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内容有:(一)党的新闻事业要由党员经办。1921年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1页)(二)全党办发行。中共中央先后于1924年和1925年颁发的《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规定:“凡属本党党员,不但有购阅本党中央机关报之义务,并有努力向党外推销之义务。”(同上,第15或23页)同时要求各地党部及时汇报党报党刊的发行情况。(三)各级党的干部应给党报党刊投稿。1925年中央常委决议:“中央各委员都有参加编辑工作投稿《布尔塞维克》(注:中央机关报)之义务。“要求”南、北、长江各局及各省委必须定期寄通讯(地方政治工农通讯)于《布尔塞维克》。”(同上,第25页)(四)党组织要作舆论调查。1926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决议案》,要求地方党委向中央“每月报告思想舆论调查”情况。(同上,第33页)(五)党委负责组织工农通讯员参加党报工作。1929年《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宣传工作决议案》指出:“建立与训练工农通讯员,是地方党部与支部共同应负的责任,为要求使党报能达到极通俗而适合于工农群众的需要,并且能迅速反映各方面工农群众的生活与意识,训练工农通讯员是组织党报重要条件之一。”(同上,第53页)(六)对党报的批评作负责的答复。1942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定》指出:“各地党的组织,或党员个人,如受到《解放日报》上的批评时,均应于最短期间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个报上作负责的答复,如果批评属实,则应说明所指缺点与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应如何改正的办法,否则,该被批评的组织或个人,将要受到党纪的制裁。”(同上,第133—134页)1944年2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明确指出:“全党办报”这一概念。社论指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由于实行了这个方针,报纸的脉搏就能与党的脉搏呼吸相关了,报纸就起了集体宣传与集体组织的作用”。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办报”方针又充实了新的内容,即“全党必须加强对报纸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 ☚ 全面真实 合理想象 ☛ 全党办报 全党办报毛泽东于1944年在《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一文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各地方的党组织都应办报纸,地委的干部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这样来办报纸,那末全边区可以有千把种报纸,这叫做全党办报。一个机关也可以办报,党员非党员都可以参加,这叫做党与非党联盟。这样一来,我们的报纸可以起很大的作用。过去在这一点上注意不够,现在要各机关首长负责,把报纸当做自己很好的工作方式。我们有很多的政治经济工作,如果办好报纸,就可以使这些工作做得更好。报纸这个东西是反映和指导政治经济工作的一种武器”。 ☚ 重炮预备队 全俄政治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