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兔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兔罝

兔罝

《诗经·周南》篇名。此为赞美武士的诗。全诗三章,章四句。写诗人见威武雄壮的武士正在打桩张网捕兔,联想其才力,期望他们成为受公侯信任的国家保卫者。首章所写之“干”,即盾牌。干和城都比喻捍卫者。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后世把捍卫国家的将士称为“国之干城”,即源于此。

☚ 桃夭   芣苢 ☛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千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罝 (音居) 是古时捕捉兔子的网。中国人制造和使用“网”可谓天下第一,天上的飞鸟、水里的鱼虾,以至地上的走兽,无一能逃脱中国人发明的形形色色的天罗地网。仅从《说文解字》中看,各种专业网具的名字即达二十多种,样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途,足见制网技术在初民生活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制网是一种繁杂的工艺,经纬结目的错综复杂关系,似乎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一张网自身就象征着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今人仍喜欢用“纲举目张”之类的词语譬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难相信,中国最初的国家机器的形式和功能的设计者,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的启发。今人看到古代诗人见到捉兔子的网,居然可以联想到赳赳武夫等邦国大事,并反复咏歌嗟叹,尽管可以赞一句想象力丰富,但仍不免略有滑稽感,犹如今人作诗一本正经地咏肥皂一样。其实,在初民眼中,对兔罝的歌咏实在一点也不可笑,也许这一技术在他们的心目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的意义稍有逊色,完全值得为之欢呼雀跃,咏歌嗟叹一番。
 “肃肃兔罝”,分明一副整饬有序的样子。“椓”是敲击动作,因敲击而丁丁作响,目的何在?一种说法是弄出响动来惊吓兔子,使之奔走而触网的狩猎方法,犹如今天常说的“打草惊蛇”、“敲山震虎”之类; 另一说法认为是安装“兔罝”时的施工声音,兔罝要张在若干桩子上,这些桩子要固定在地上,敲击时自然丁丁有声了。
 后两章中都分别提到了“兔罝”的安放地点,施于“中逵”,是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中设网; 施于“中林”,是在树林中间埋伏,兔子们不管走大道还是走小路,恐怕都要自投罗网,有去无回了。
 看来,古人至此确该志满自得,神气十足了,因为他自以为得计,甚至联想到威风凛凛的“赳赳武夫”。这在今人眼里也许觉得不伦不类,可在古人眼中显然是正常的思路: 周朝前后各部族之间一直征战不休,因此对赳赳武夫的看重、崇拜、渴求,作为公侯们的“干城” (盾等防御武器)、“腹心”、“好仇” (仇同逑) 追求网罗的目标是毫不奇怪的。这些武士构成了保卫公侯和对外征战的主要工具,有如一条常设的兔罝,椓之丁丁地设置在大道上,潜伏在树林中,严阵以待,随时歼灭来犯者并捕获战利品。因此,从兔罝联想到武士,正是当时生存环境的写照: 出于安危需求而产生的尚武扩张心态的反映。
 这些赳赳武夫各司其职,构成捉兔子的网,可见还是以捕获为主要功能的。初民战争原则总的说是抢了有理,生抢硬夺是正常的掠夺。然而布网设伏的战争,犹如设兔罝而诱兔上套,已是战略思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了许多的标志。从较勇到较智,从斗力到斗工具,中国原始军事思想的脉络从此可见一斑。
 然而诗中不用虎“罝”熊“罝”起兴作比,偏用“兔罝”,很可能是更多地将对手看作一块肥肉而已,既藐视又进取,随时张网以待之,如探囊取物一样举重若轻,气定神闲。从中多少也可看出周南地方民族的尚武精神中,并不回避侵略掠夺的色彩,在古代,这往往正是一个向上的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

历代诗词精品之《兔罝》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兔罝

 

诗经·周南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罝”为猎手捕兔子所设置的网,是经过巧妙伪装的,元人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曾把这种逮“兔羔儿”的玩意儿称为“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兔罝一加上“肃肃”二字的形容,那真是有些“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的意味了。所以诗篇一开始就表现出那些猎户的经验与才干。牵设得严严实实的猎网,再加上打桩的丁当有力的声音,又使人感到这些汉子的孔武有力和身手的矫健。“肃肃兔罝,椓木丁丁”之妙,也就不在单纯的起兴上;而在于它的且兴且赋。诗经中此法并不罕见。
 从前二句到后二句“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有一个跳跃。由猎手,而“武夫”,而“干城”,是诗人的联想在发挥妙用。打猎和战斗本来就关系密切,古代诗歌中经常有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借代,因而好猎手与好武士,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兔罝”的起兴,似乎又具一层比义,那些猎手逮兔的功夫,恰好是“赳赳武夫”擒敌本领的象喻。似乎任何顽敌在他们面前,都不过是束手就擒的猎物。如果按照别一解释,“兔”即於菟(老虎)的话,那么这些武夫更是勇猛过人的“搏虎手”了。因此,有人从“肃肃”二字看出“军容严肃之貌”,这种感受也就不能说全无道理。
 第二、三章是首章的叠咏和深化。诗中猎手从开始打桩设网,渐次施网于路口,进而施网于林中,这是兴语的深入。而“赳赳武夫”也由王侯之干城卫士,进而为“王侯好仇”,乃至“王侯腹心”,这是诗中人地位的升腾。“好仇”在《关雎》中作配偶讲,用在这里,显然不是一般卫士了,而是贴身的近卫,形同股肱。“腹心”即心腹,简直与王侯结为一体,成了不可或失的亲信了。杜甫诗道:“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后出塞》)此诗三章中武夫地位的变迁,就大有建功立业、不守旧丘之意。
 全诗洋溢着饱满的赞美,根本看不出一点讽刺。有人却认为是讽刺奴隶主阶级豢养鹰犬爪牙,说“他们正是奴隶大众的死敌”。看作品因读者而不同。用阶级斗争观点读诗经,必然处处得到这样的结论。阶级意识在诗经不能说没有,但远不是篇篇有。如这首本意在赞扬猎人,因而设想推论其美好前程的诗,原是深刻反映着古代社会下层人士的普遍观念,即“士为知已者死”的怀才待贾的思想的。“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卫风·伯兮》)、“祈父,予王之爪牙”(《小雅·祈父》),这种“名编壮士籍”的际遇,是家属和本人都引以为光荣的。英雄如《水浒》中渔猎于江湖的三阮,也逃不出这种观念的范畴:“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即使上了梁山,日后还被集体招安,作了“公侯干城”去。至于杨志之流就更甭提了,才从狱中放出,便因表现突出,成了梁中书的“好仇”“腹心”。但读者何必对他们表示义愤呢。
 诗序云:“《兔置》,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把这诗与后妃扯到一起,也太无理,恐“武夫”不会允许。但说诗有“贤人众多”的美意,却不是附会。《墨子·尚贤上》说:“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虽然古人轶事不可得而详,但可见周代确有从布置施网的猎户中提拔人才的事实。诗中“赳赳武夫”固然不必是闳夭、泰颠等贤人,不能与益、伊尹相提并论,但干城之士亦为邦本,不可缺少。则《兔置》诗仍能体现“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的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材的思想。这是很有意味的。方玉润对此诗有一别解:“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扈跸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识者于此有以知西伯异世之必昌,如后世刘基赴临淮,见人人皆英雄,屠贩者气宇亦异,知为天子所在,而叹其从龙者之众也。诗人咏之,亦以为王气钟灵特盛于此耳。”(《诗经原始》)这种以意逆志的解会,虽不必尽合诗人原意,要亦是很有启发性的别解。

诗词《兔罝》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兔罝

 


 肃肃兔椓,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释】 ①肃肃:整齐严密貌。兔罝(ju 居):捕捉兔子的网。椓:敲击。丁(zheng 争)丁:击木声。②纠纠:威武雄壮的样子。干:盾。干城,喻武士是防御的坚强后盾和牢固的屏障。③中逵:四通八达的路口。④好仇:仇,同“逑”,匹偶。此指武士是形同股肱的贴身的近卫。⑤中林:树林中。⑥腹心:即心腹,不可或失的亲信。
 
 【译文】 严严密密的兔网,打桩的声音丁当响。雄纠纠的武夫,是公侯御侮的后盾和城墙。严严密密的兔网,把它设置在要道上。雄纠纠的武夫,是公侯的贴心的好帮手。严严密密的免网,把它设置在树林之中。雄纠纠的武夫,是公侯智谋的心腹。
 
 【集评】 墨翟:“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网之中,授之政,西土服。”(《墨子·尚贤上》)
 《毛诗序》:“《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一)
 清·陈启源:“或疑《墨子》之言不见经典,未可据信。夫古人轶事,经史所不载,而幸存于诸子百家之言,以传后世者,多矣。可悉指为诬乎?纵使出于傅会,要必当时说此诗者原有得贤于兔罝之解,故以闳夭、泰颠实之也。又汉贾山云:‘文王时,刍荛采薪之人皆得尽其力。’刍荛采薪非兔罝之流乎?山之言亦本是诗矣。可见毛、郑以前释《兔罝》诗者皆作是解,非一家之私说也。”(《毛诗稽古编》卷一)
 清·姚际恒:“《小序》谓‘后妃之化’。‘武夫’于‘后妃’何与?盖迂而无理。胡休仲曰:‘诵此篇之义,必有人马当之。如文王狩猎而得吕望之类也。即是以观,藏器隐鳞,才固难量。若曰触目琳琅,山辉川媚,则武王何止十乱,尼父不称才难矣。’其说特为有见,可谓不随附和者也。”“‘干城’、‘好仇’、‘腹心’,人知一节深一节,然又非若他章同类例。‘干城’,捍蔽之物。‘仇’,逑同;‘好仇’直借用淑女、君子字。‘腹心’,人身以内物。章法皆极变。”(《诗经通论》卷一)
 清·方玉润:“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扈跸游猎,英姿伟袍,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识者于此有以知西伯异世之必昌,如后世刘基赴临淮,见人人皆英雄,屠贩者气宇亦异,知为天子所在,而叹其从龙者之众也。诗人咏之,亦以为王气神灵特盛于此耳。”(《诗经原始》卷一)
 
 【总案】 这首诗写武士在外打猎,赞美他们的英武,深受公侯信任,足以成为国家防御的坚强后盾和牢固的屏障。《诗序》“后妃之化”之说,与内容不符。打猎与战斗本来就关系密切,古代诗歌中经常有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借代,因而好猎手与好武士,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诗中猎手从开始打桩设网,渐次施网于路口,进而施网于林中,这是兴语的深入。而“纠纠武夫”也由王侯之干城卫士,进而为形同股肱的贴身近卫,乃至不可或失的“腹心”,这是诗中人地位的升腾。由猎手,而“武夫”,而“干城”,兴中有比,是诗人的联想在发挥妙用。

古代民歌《兔罝》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本篇表明古人使用兽网打猎,网罗机警灵敏、疾奔如飞的野兔。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都是以在林道、林中打樁布网的陈述为开头,从而进一步直接赞颂打猎武士的勇猛无比。首章先写为布网作准备:“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此言,为了布下孔眼细密的兔网,先将系网的一些木樁打入地下,发出丁丁之声。这是为布网作准备。在一片野地上,众猎手们的身旁放着孔眼细密的捕兔网,手举大槌。将系网的木樁丁丁当当地狠敲入地,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为猎兔匆忙紧张地作准备的独特境界。水到渠成,下二句就写出:“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此言:正在打猎的雄壮勇敢而坚强的武士们,正是保卫国君与国家的屏障。
 经过布网的准备工作以后,便进入次章的歧路布网:“肃肃兔罝,施于中逵。”此言:将孔眼细密的兔网布设在林中四通八达的歧路之上。巧施网罗,兔子经过歧路,在所难逃。因为武士的勇敢多谋而再次赞扬他们:“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正在打猎的雄壮勇敢而坚强的武士理所当然是国王国家可靠的助手,即股肱之臣。可见诗人把武士与国君国家的关系写得比首章更亲密重要。
 经过歧路布网之后,还怕野兔不陷罗网,因此将下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肃肃兔罝,施于中林。”在树林之中广布罗网,哪怕野兔再狡猾也难逃罗网。因为武士的勇敢多谋,诗人又进一步赞扬他们:“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这雄壮勇敢的武士理所当然的是君王国家最亲信的人,即腹心之臣。可见诗人把武士与君王国家的关系写得比次章更亲密重要。
 诗人对武士作了无以复加的赞扬,表明当时人们对武士的重视。在周朝前后诸多部族之间,一直征战不休,为了应付征战,就必然对武士们看重、崇拜、渴求,以作国王国家的“干城”、“好仇(逑)”、“腹心”。因为诸多武士是保卫国王国家和对外征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从诗中可以窥见周南地方民族的尚武精神。
 为了复咏,二、三章的二、四句调换了字词。但不是笼统地调换字词与复沓,而是使情节步步推进、使感情步步加深。对这些,都描写得十分精细巧妙。

诗经《兔罝》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兔罝》


歌赞武士的英勇。
肃肃兔罝,(一) 密密地结起了兔网,
椓之丁丁。(二) 丁东丁东敲着桩。
赳赳武夫,(三) 雄赳赳的武士们,
公侯干城。(四) 公爷侯爷的屏障。

肃肃兔罝,密密地结起了兔网,
施于中逵。(五) 把它张在岔路上。
赳赳武夫,雄赳赳的武士们,
公侯好仇。(六) 公爷侯爷的搭档。

肃肃兔罝,密密地结起了兔网,
施于中林。(七) 把它张在林中央。
赳赳武夫,雄赳赳的武士们,
公侯腹心。(八) 公爷侯爷的智囊。


注 释
(一)闻一多《诗经新义》:“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
毛亨:“兔罝,兔罟也。”
孔颖达:“罟音古,罔也。”
(二)陈奂:“《说文》:椓,击也。……凡网取禽兽,必筑橛于地,而以捕器网之。罝兔亦如是也。”
毛亨:“丁丁,椓杙(yi亦)声也。”
(三)毛亨:“赳赳,武貌。”
(四)闻一多《诗经通义》:“干城之干,则閈之省。……閈亦训垣。”
(五)毛亨:“逵,九达之道。”
(六)陈奂:“仇,匹也。”
(七)毛亨:“中林,林中。”
(八)顾广誉《学诗详说》:“可为公侯之腹心,谓机密之事,可与之谋虑,言勇而知也。”
吴士模《诗经申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机事不密则害成,惟腹心之臣始知之者也。故兴腹心。”

注 音
罝ju居 椓zhuo酌 丁zheng争 仇qiu求

《诗经》之《兔罝》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兔罝

 〔原文〕
 肃肃兔罝,
 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罝、夫,鱼部,丁、城,耕部。)
 肃肃兔罝,
 施于中逵。(韩逵作馗。)
 赳赳武夫,
 公侯好仇。
 (逵、仇,幽部。)
 肃肃兔罝,
 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
 公侯腹心。
 (林、心,侵部。)
 〔译文〕
 齐齐整整捕兔网,打下张网的木桩叮当响。这个武士雄赳赳,能为国家守四方。
 齐齐整整捕兔网,把它设在要道上。这个武士雄赳赳,保卫国家是栋梁。
 齐齐整整捕兔网,把它设在树林间。这个武士雄赳赳,是那国家心腹人。
 〔评介〕
 《兔罝》三章,章四句。这首诗是对保卫国家武士的歌颂。《诗序》说:“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非是。张震泽《诗经新论》曰:“这是一位武士,但不被重用,却被派做无聊的捕兔者。”可备一说。全诗三章,分别写这位捕兔者曾为国家的“干城”、“好仇”、“腹心”,诗人咏之,称赞他是“赳赳武夫”。陈子展《诗经直解》: “一章可为公侯之干城言勇而忠也;二章可为公侯之善匹,言勇而良也;三章可为公侯之腹心,谓机密之事可与谋虑,言勇而智也。”
 诗中层层铺陈的写作方法,对赋体文学很有影响。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 “落落数语,可赅《上林》、《羽猎》、《长杨》诸赋。”清姚际恒云:“干城、好仇、腹心,知一节深一节。”崔述《读风偶识》:“余玩其词,似有惋惜之意。”

兔罝tù jū

捕兔的网。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

兔罝

兔罝

〔原文〕
肃肃兔罝,
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罝、夫,鱼部,丁、城,耕部。)
肃肃兔罝,
施于中逵。(韩逵作馗。)
赳赳武夫,
公侯好仇。
(逵、仇,幽部。)
肃肃兔罝,
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
公侯腹心。
(林、心,侵部。)
〔译文〕
齐齐整整捕兔网,打下张网的木桩叮当响。这个武士雄赳赳,能为国家守四方。
齐齐整整捕兔网,把它设在要道上。这个武士雄赳赳,保卫国家是栋梁。
齐齐整整捕兔网,把它设在树林间。这个武士雄赳赳,是那国家心腹人。
〔评介〕
《兔罝》三章,章四句。这首诗是对保卫国家武士的歌颂。《诗序》说:“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非是。张震泽《诗经新论》曰:“这是一位武士,但不被重用,却被派做无聊的捕兔者。”可备一说。全诗三章,分别写这位捕兔者曾为国家的“干城”、“好仇”、“腹心”,诗人咏之,称赞他是“赳赳武夫”。陈子展《诗经直解》: “一章可为公侯之干城言勇而忠也;二章可为公侯之善匹,言勇而良也;三章可为公侯之腹心,谓机密之事可与谋虑,言勇而智也。”
诗中层层铺陈的写作方法,对赋体文学很有影响。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 “落落数语,可赅《上林》、《羽猎》、《长杨》诸赋。”清姚际恒云:“干城、好仇、腹心,知一节深一节。”崔述《读风偶识》:“余玩其词,似有惋惜之意。”

☚ 桃夭   芣苢 ☛

兔罝

兔罝

捕兔网。罝,jiē。《周南·兔罝》一章:“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毛《传》:“肃肃,敬也。兔罝罟也。丁丁,椓杙声也。”郑《笺》:“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尔雅·释器》: “兔罟谓之罝。”郭璞注:“罝,遮也。李巡曰:“兔自作径路,张罝捕之也。”陈奂《传疏》:“椓杙,谓之朾橛。丁,古朾字。”王先谦《集疏》:“《说文》: ‘椓,击也。’设罝于地,椓击其橛,然后张之。”孔《疏》:“凡兔自作径途,人张罝以掩覆之,必塞其路。”

☚ 胁驱   鱼网 ☛

兔罝

❶借指隐居贤者。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 “兔罝绝响于中林, 白驹无闻于空谷。 ”
❷借指网罗贤者。唐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猎客张兔罝, 不能挂龙虎。 ”
○ 干城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網竿 > 兔罝
兔罝  tùjū

亦稱“兔罟”、“𦊂”。捕兔網。《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毛傳:“兔罝,兔罟也。”唐·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廣韻·去暮》:“𦊂,兔網。”清·閻爾梅《嵩岳廟有感》詩:“殘宫草際埋鴟吻,廢閣階前置兔罝。”

各种贤人

各种贤人

众芳
贤德之人:硕人芳草 椒瑛
贤德之士:鸿鸾
贤良的人:荃荪
高尚贤良的人:高贤
贤良而有才干的人:良能 贤能
贤明的人:哲(哲士;哲子;懿哲) 角犀
贤明睿智的人:贤哲
前代的贤哲:前哲
古时的贤人:先民 昔贤
先世的贤人:先哲
前代的贤人:前贤 前修 前烈 曩贤 前彦 前良 往彦 往贤 往哲
当代的贤俊,名流:时彦
年老的贤士:燕骨
隐居的贤人:伏鸾隐鹄
隐居待时的贤者:伏龙(伏龙凤雏)
黎民中的贤者:黎献
宗室藩王中的贤人:间平
仕进于朝的贤人:鸿渐
不被任用的贤人:谷驹
在野的贤人:兔罝
志向远大的贤人:吞舟之鱼
仁德、有才智的贤人:麟趾
有能力的贤人:任士
忠君爱国的贤良之士:香草美人 美人香草
众贤能之士:群英
(有才德的人:贤人)

☚ 贤人   才德之人 ☛

各种职能的臣

各种职能的臣

文学侍从之臣:词官
参与谋划或善于出谋划策的臣子:谋臣 计臣 画臣
主管驾车的小臣:倌(倌人)
旧时指在中央掌军权的大臣:枢辅
主管军事的官员:武臣 将臣 戎臣 兔罝
掌管国家财赋的大臣:计臣

☚ 好臣   近臣 ☛
000049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