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免行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免行钱 免行钱赋税名。即政府向工商行业收取的供政府及官员需要的物料及工役钱。原因工商行户要向政府交物料和出人工,以供政府之需,后改为出钱则免交物料和出人工,故称免行钱。始于唐末,宋代推行。《宋史·食货志下八》: “绍行元年 (公元1131年) 罢诸州军免行钱及行户供应,见任官买卖并依时直,违者以盗论……十三年,蠲雷、化、高、融、宜、廉、邕、钦、贺、贵免行钱。十四年,以开州两县在夔部尤为僻远,减免行钱之半。十五年,以知汉阳军韩盺言,诸路收免行钱,定数外多取一文以上,以擅增税赋法罪之。十七年,蠲百姓见输免行钱三分之一。十九年,南效赦,尽蠲百姓免行钱欠。是后凡赦皆然。二十五年,罢见输免行钱,禁下行买物,以害及小商、敷于乡村故也。” ☚ 免力役 免租调 ☛ 免行钱 免行钱又称“免行役钱”。宋代行户为免行役轮差所纳之钱。神宗熙宁六年( 1073 )始行于汴京(治今开封)地区,因汴京肉行纳钱以代供肉之请,令行户视户等高下、利入厚薄按季或月缴纳定额现钱,免除科配和祗应。所有工商裨贩均要按行承担此项负担。后豁免少量纳钱甚少者,并推行各地州郡。汴京地区的免行钱大部用于和雇行人祗应,其余用作吏禄。州郡免行钱始令上缴朝廷,后留州县充地方财政之费。事实上,不少地方税钱照征,行役照办。自北宋末迄南宋初,免行钱时行时罢。绍兴二十五年( 1155 )废止后未再恢复。 ☚ 鳞差 私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