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复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复生1883—1948

四川隆昌人,原籍湖南。
民主革命者。同盟会四川分会会长,曾与汪兆铭、喻培伦等谋炸清摄政王载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参议员,兼印铸局局长。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委员、国策顾问。著有《黄复生革命回忆录》。
初名:位堂
字:明玉、理君
自号:复生
别名:冬郎、树中、鲁一、鲁逸

黄复生

黄复生先生行述 *四川文献1965年29期
黄复生(1883—1948)关国煊*传记文学1979年35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4册第323页
黄复生先生行述 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下)第574页,*民国四
川人物传记第179页
黄复生 *革命人物志第5集第376页

黄复生

刺客黄复生张汝宜 邱成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黄复生
黄复生(1883—1948)
罗方玉
廖盖隆等主编
民国人物传第10卷第35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796页

黄复生1883~1948

辛亥革命元老。初名位堂,字明玉,易名树中,字理君,隆昌县人。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 毕业于川南经纬学堂,旋赴日学习印刷。次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四川分会会长兼《民报》经理。受孙中山派遣,从横滨梁慕光制造炸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初回川任同盟会四川主盟人,在成都召开会议,谋在成都、泸州、永宁等地同时武装起义。会后,遂约集党人在叙永黄方家研制炸弹,不慎引起爆炸,身受重伤,痊愈后改名复生,旋逃日本。宣统元年 (1909年) 夏赴汉口设伏阻击端方未成,走北京谋刺载沣未遂,被捕入狱。武昌起义,被释放出狱,即赴天津,组织 “京津同盟会”。宣统三年 (1911年)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被举为南京代表,旋任参议院议员兼任印铸局局长。“二次革命” 失败后赴日,加入中华革命党。护国战争起,返川,被川督罗佩金聘为顾问。1917年在川响应护法,组织四川国民军,被任为总司令,不久改任四川靖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3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代理四川省长,后改为川东道尹。旋任靖国军援鄂第一路总司令。1922年后在川主持党务。1923年任渝关监督。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中风偏瘫,辞政务官职。1948年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同年8月29日病逝。追赠为陆军上将。

黄复生1883—1948

原名位堂,字明玉,一名树中,字理君。近现代四川隆昌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毕业于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又赴日本学习工业。次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到北京,设立暗杀机关。次年与喻培伦等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入狱。武昌起义后获释,参加京津同盟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参议员兼印铸局局长。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代理四川省长,以后历任川东道尹、靖国军援鄂第一路总司令、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国策顾问等职。

黄复生

黄复生

初名位堂,字明玉,后改名树中,字理君,四川隆昌人。1904年毕业于沪州川南经纬学堂,后去日本留学,入东京物理学校学习。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任同盟会四川分会会长兼《民报》经理。1910年与汪兆铭一起谋炸清末摄政王载沣被捕。出狱后自号复生。1912年任四川军政府驻南京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印铸局局长、临时参议院议员。后在上海炸死徐宝山。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1917年11月21日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国民军总司令。1918年代理四川省省长,后任川东道尹兼靖国军援鄂第一路军总司令。1920年在沪州帮助组织北伐军,后任重庆关监督兼交涉员。1926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1年当选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任立法委员。1933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兼政务官惩戒委员,1936年辞职。1943年任国民政府顾问。1948年聘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同年10月21日病逝于四川昌隆。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有 《黄复生革命回忆录》。

☚ 黄郛   黄俊英 ☛
000052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