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光绪元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元宝 清光绪二十六年起(1900年起)机器铸铜元。广东省开始铸造“广东二等铜仁”,它仿制香港仙,是白铜元,重量2钱,含铜量95%,含铅4%,含锡1%,每枚当十文使用。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已有17个省先后铸造。因此花样版别很多,有的省多达几十种。铜元上面的书法,正面背面文字各异,有的还标明英文,蟠龙形状多种多样。铸造铜元的省局有下列地方: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北洋、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浙江、山东、吉林、奉天、江南、清江、新省。铜元面额分五等,即一文、二文(重4分)、五文(重1钱)、十文(单铜元重2钱)、二十文(双铜元重4钱)。当十钱铜元最受欢迎。一文、二文、五文数量很少。其中北洋、湖北曾铸造一文,福建曾铸造二文的铜元。 光绪元宝 光绪元宝❶或称“光绪银元宝”,清朝银币名。国内最早自铸的银元。光绪十三年( 1887 )张之洞奏请自制银元,以抵制外国银元在市场上的流通。初在广东试铸,每枚重库平七钱三分,正面为汉文“光绪元宝”四字,中央为小满文“光绪元宝”,周围是英文省名和重量;背面为蟠龙文,周周是汉字“广东省”和“库平七钱三分”。在钱币学上称之为“七三番板”。后以币重于鹰洋,改为库平七钱二分,即所谓“七二番板”。样币送北京,户部令将正面的英文与背面的汉文互易,这就是正式流通的广东造“光绪元宝”。由于背面是蟠龙纹,又称“龙洋”。后各省纷纷仿造,成色重量略有参差,流通范围多限于本省。 ☚ 吉林厂平 双铜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