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对抗技术guangdian duikang jishuopto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technology
截获和识别对方光电辐射源信息,削弱乃至破坏其光电设备效能,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正常工作的技术。
光电对抗技术包括光电侦察技术与光电干扰技术、反光电侦察技术与反光电干扰技术两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都涉及红外、可见光、紫外和激光几个技术领域,所以习惯上又把光电对抗技术划分为红外对抗技术、可见光对抗技术和激光对抗技术等。
(1)光电侦察:利用光电技术获取对方光电装备的工作状态、配置状况和技术特点等参数,以便及时提供情报和发出告警,为有效实施干扰作准备。光电侦察有主动侦察和被动侦察两种方式。主动侦察是利用对方光电装备的光学特性,通过向对方发射光束,对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获得对方情况。例如,采用滤光探照灯进行搜索并截获和分析反射光信号。被动侦察是利用各种光电探测系统截获和跟踪对方光电装备的光辐射,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以获得目标信息。例如,利用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红外告警。
(2)光电干扰:采取某些技术措施,使对方光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达到削弱以至破坏其效能的目的。光电干扰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种方式。有源干扰又称积极干扰或主动干扰,是利用己方光电设备发射或转发与对方光电设备工作波段一致的光辐射,压制或欺骗对方光电装备。例如红外诱饵和激光致盲等。无源干扰也称消极干扰或被动干扰,是利用本身不产生某种光辐射的材料,吸收或反射光辐射能量,使对方光电设备效能降低或失效,例如烟幕、光箔条和改变目标光学特性的涂层等。
(3)反光电侦察和反光电干扰:防御对方对己方光电装备的发现、探测和干扰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光电对抗技术是光电子技术军事应用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问世不久,美国首先研制成对抗它的红外装置。1972年美国改进直升机,在其上加装对付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干扰设备。1974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开始使用红外干扰机和红外干扰弹等。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坦克载激光告警设备、舰载激光告警器和装在飞行员头盔上的激光告警器等。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量使用了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对抗措施。在空间,有美国的红外侦察卫星;在空中,作战飞机装有各种红外侦察设备和红外干扰机;在地面,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装有热成像瞄准镜、热成像驾驶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光电对抗为保证多国部队迅速、高效地赢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电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大量应用,特别是光电精密制导武器的发展,使光电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显著。美国长期以来重视光电对抗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用于光电对抗的投资逐年增加,到1983年已接近电子战总经费的50%。俄罗斯和其他主要西方国家,也在光电对抗研究和武器装备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发展卫星红外侦察;发展红外和激光成像侦察;开拓新的光谱应用;发展综合性多功能的光电对抗系统;发展光电无源干扰,特别是开发宽谱干扰材料;发展激光致盲武器、强辐射激光武器以及激光反辐射导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