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先秦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先秦哲学

005 先秦哲学

秦统一六国 (前221)之前的中国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和形成哲学体系的阶段,中国哲学的第一个高潮和繁荣时期。先秦哲学产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春秋—战国)。由于铁制工具、牛耕的大量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关系、礼制遭到破坏,同时,从贵族中分离出一批丧失原有职守、地位、食田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对历史传统、社会现实作出种种理论解释,从而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状况,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派别和思想体系,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哲学,主要就是诸子百家之学。诸子百家中主要的哲学学派是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儒家:春秋末孔子所创。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学说以仁义礼乐教化为核心,以“忠恕”为行仁之方,强调“中庸”原则。孔子之后,“儒分为八”,而以孟、荀为主要的两派。墨家: 战国末墨翟所创,儒家第一个反对派。其学说非命尚力,对以周礼为代表的古代文明制度持批判态度,主张“非乐”、“节用”、“节葬”等。墨子之后“墨离为三”。后期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方面有突出贡献。道家:以老、庄为代表。其学说否定人为,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返本自然。道家中杨朱一派则强调“全性葆真”。战国时还有一派与法、儒相结合,形成内以养生外以治国的道家黄老学派。法家:肇始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战国末韩非集其成,形成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学说强调法治和极端的社会控制,否定礼义教化,主张因时制宜,反对因循古制。名家: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对名实关系进行形式化的考察,注重辨名析理,以“坚白同异”之辩闻,对古代逻辑作出了一定贡献。阴阳家:以战国邹衍为代表。其学说以古代阴阳五行说解释自然、社会和历史现象,认为在自然与社会事物间有一种神秘的符应关系。先秦诸子百家中还有兵、杂、农、小说等家。先秦哲学源出于商周以来的宗教伦理精神。中国氏族血缘关系尚未打破便进入文明时代,因而商周的天命上帝观以文明的形式保留了原始宗教意识的整体思维特征。它规定了先秦哲学的主题、内容和基本特征:在天(天命、天道、自然、无为)人(人为、人道、文明)合一的关系中达成人格的整体完善,以人格的整体完善为前提广泛地研究人的智慧、理性、思维、人生价值、社会及宇宙人生本原诸问题,表现为一种注重直觉体证的整体思维方式。先秦哲学所探讨的问题还包括礼法、古今、名实关系等。它为以后的中国哲学规定了理论的内容、主题,奠定了理论发展的方向。

☚ 历史概观   汉代哲学 ☛
000032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