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忤后合,前冥后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忤后合,前冥后明 先采取与自己意图相反的行动去欺骗对方,然后才按照真实的意图来行动; 先隐匿自己的意图,使对方摸不着情况,然后才以果敢明确的行动打击对方。意为实现自己某项企图,先要制造假象,以迷惑对手,掩饰自己的真实行动。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秦丰割据黎丘 (今湖北宜城北),自称楚黎王,反对汉朝。光武帝派岑彭率三万兵马征讨。秦丰率部在邓(今河南邓州市) 抵御。岑彭攻邓数月未克,恐光武帝见罪。一天他急中生智,重新部署,宣布第二天进攻山都(今湖北襄阳西)。命令下达后,他把从秦丰那里俘虏来的士兵都予释放,让他们回去报告秦丰。秦丰得报,信以为真,把全部军队移往山都去抗击岑彭。岑彭发现敌人已上当,就指挥部队,偷渡沔水,进攻秦丰的另一大将张扬,大获全胜。接着进袭秦丰老巢黎丘。秦丰得报,撤兵驰援,又被岑彭打败。秦丰落荒而逃,岑彭大获全胜。 “兵不厌诈”,对立的双方都企图欺骗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要使对方上当受骗,就必须制造假象,同时保持清醒头脑,善于分析,识破对方的企图,谋以诈立,兵不厌诓,乃是兵家制胜之策。 先忤后合,前冥后明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能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意谓作战时要先采取与自己目的相反的行动去欺骗敌人,然后再按自己的真实意图来行事;先隐匿自己的意图,让敌人摸不到真实情况,然后再果断地打击敌人。就是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事企图,先以假象迷惑敌人,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