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充足理由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形式逻辑的一条基本规律。内容为: 在论证过程中,确定任何一种思想为真,都必然有其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的公式为:“A真,因为B真并且B蕴涵A”。这里,“A”表示被确定为真的思想,叫论断;“B”表示理由判断,可以是一个判断,也可以是一组判断,叫理由;“B蕴涵A”表示B与A具有蕴涵关系,亦即B真A必真的关系。公式的含义是:如果B真并且B蕴涵A,那么B就是A的充足理由。例如:“1988年是闰年。因为凡公元年号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的年都是闰年,1988年是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的年。”在这一具有充足理由的论证中,“1988年是闰年”是论断,“凡公元年号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的年都是闰年”、“1988年是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的年”是论断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实质是思维现象之间普遍具有的蕴涵关系、等值关系起作用的必然结果。蕴涵关系和等值关系的思想表明,一些思想的真必然决定另一些思想的真,因此,确定任何一种思想为真,都要揭示其真实性的原因和条件。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是: (一) 理由必须真实。(二) 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蕴涵关系,即从理由推出论断的推理形式要正确。违背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就会犯“虚假理由”或“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 不容间位律 推理 ☛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chongzu liyoulu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G·W·莱布尼茨首先提出“充足理由原则”,后来有些逻辑学家把它作为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其基本内容通常表述为: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有的书把它表述为:“A,因为B,并且B能推出A。”其中A表示被确定为真的判断,称为论断(或论题),B为用来确定A真的一个或一组判断,称为理由。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论证理由必须真实;从理由能逻辑地推出所要论证的论断。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就会犯“虚假理由”或“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莱布尼茨提出的“充足理由原则”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是个历来有争论的问题。它是不是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如果是,其内容又应如何表述;其作用范围有多大;至今逻辑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 ☚ 排中律 归纳逻辑 ☛ 充足理由律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指论证中结论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理由,即须满足:前提真实且推理正确。 充足理由律law of sufficient reas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