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老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元老院yuán lǎo yuàn历史上指某些国外政府的立法、咨询机关。1877年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元老院,以议政者,其君选择致仕官及有声望者为之,凡二十人,亦名议官。”1878年何如璋《使东述略》:“元老院,掌邦议者也,上下各议员隶之。”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八年……四月废左右院,置元老院、大审院,敕建立宪政体。” 元老院历史上某些国家政权机关、立法机关或咨询机关的名称。 元老院❶古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政权机关。最早出现于王政时代,作为国家咨询机关,由氏族的豪门贵族长老组成,即长老会议。共和国时期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其他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掌握统治权,拥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实权。帝国时期,政权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失去原来的政治地位,但仍是贵族统治的政治支柱。 元老院 元老院❶古代罗马共和制时期的国家政权机关。最早出现于王政时代,是氏族的长老会议。共和国时期由终身任职的前任执政官和大贵族组成,掌握国家实权。元老院既是议事机构又是执行机构,是贵族政治的典型代表。其职能为: 选举和监督执政官,认可法律,管理财政与外交,决定战争与媾和。古代罗马帝国时期,政权集中于皇帝,但元老院仍然是贵族政治的重要机制。 ☚ 库里亚大会 百人团大会 ☛ 元老院 元老院(1)古代某些奴隶制国家的主要权力机关之一。由终身任职的贵族组成,一般由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长老会议演变而来。在实行贵族共和制的国家,由元老院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最典型的是公元前6—1世纪的罗马共和国元老院,由300名贵族和离任高级长官组成,它有权指导立法并批准人民大会通过的法律,向人民大会提名高级长官的候选人,管理财政、国家财产和宗教事务,决定对外政策,授意人民大会通过宣战和缔约的决定,监督执政官,任命军事长官,在必要时宣布国家非常状态并任命独裁官。但在公元27年罗马实行帝制后,元老院逐步成为顺从于皇帝的咨询机关。而在城邦民主制的古希腊的雅典,元老院(又作贵族院) 只充当审判某些刑事案件的司法机关。(2)沙皇俄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之一,伊凡雷帝时的贵族咨询机关。彼得一世推行改革时,于1711年改组为“参政院”,隶属于沙皇。主要职权是监督其他机关的活动,拟定法令,编制军队,决定赋税等。1810年以后,改组为最高司法机关,主要负责公布和解释法律、监督法律的执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被废除。(3) 法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后设立的具有立法、批准法案和修改宪法等权力的机构,为立法机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百人团会议 保民官 ☛ 元老院 元老院历史上某些国家政权机关和立法或咨询机关的名称。(一)古罗马的国家机关之一,最早出现于王政时期。当时的氏族贵族被尊称为“元老”,因而由元老所垄断的氏族议事会被称为“元老院”,掌握着处理各种公共事务的权力。共和国时期,元老院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成为贵族统治的核心机构;帝国时期,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逐步变成没有实权的咨询机构。(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于1711年设立的元老院,也称“参政院”。具有国家政权机关性质,后逐渐丧失原有权力,1810年起改组成为最高司法机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被废除。(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设立的具有立法、批准法案或修改宪法等权力的机构。1795年宪法规定立法机关由元老院和五百人院组成;拿破仑三世制定的1852年宪法规定由总统、元老院、立法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四)16世纪封建制国家波兰设立的国会上议院的名称。由贵族和教会的代表人物组成。(五)1871—1891年日本的立法、咨询机关。 ☚ 王权 王位世袭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