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元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元素

金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应进士试,因犯庙讳下第,乃学医。曾治愈名医刘完素病,自此显名。其弟子有李杲最著名。他认为治病不应完全拘泥古方,并创药物归经及“药性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的理论,对后世医学有一定影响。著有《珍珠囊》、《医学启源》等。

张元素

102.张元素(p1051.1)

释文有云: “其弟子有李杲,最著名。著有《病机气宜保命集》、《洁古珍珠囊》、《医学启元》等书。”
按:行文表述不确者二:
一、依现行文当理解为:其弟子李杲著有《病机气宜保命集》等三书。大谬。实为张自著。其弟子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杲)、养阴派朱丹溪。值得一提,应于叙张行状后补一笔:“其弟子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当。”矣。
二、于张的医学史上地位评价不够:他反对刘完素一味寒凉观点,主张辨证施治、灵活变通,反对泥古,主张革新,提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进步主张,凡此之类皆应补叙。

☚ 张文虎   强近 ☛

张元素12世纪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自幼攻读四书五经,后来抛弃科举,专心学医,精通医术,据记载因治愈名医刘完素伤寒病而闻名。对当时医学界过分泥守古方的风气提出了批评,倡导“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见解,主张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以适应临证实际需要,善于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对于一般内科杂病,受《中藏经》的影响,根据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归纳用药,对药物效用的掌握上,执简驭繁,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他对药物性能有深刻研究,对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和药物归经等问题有许多新见解。李时珍赞扬张为《灵枢》、《素问》后的第一人,可见评价之高。他的著作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药注难经》等书。学生李杲,尽得其传。子璧,继父业,著名于时。

张元素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致与刘完素同时而稍晚。著名的医家李东垣、王好古等人都是他的学生。著有《医学启元》、《珍珠囊》、《药注难经》等书。后者疑为后人伪托之作。张氏的医药成就主要表现在药物和处方两个方面。他根据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归纳用药,在药物效用的掌握上,能够执简驭繁。善于化裁古方,变为新方,为其所用。在方药方面,开创了新的途径,对后世医家很有影响。

张元素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金代易水人,故称易水学派。1151年生。8岁试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经20年积累,著述颇丰,相传有《医方》30卷,《药著难经》,《洁古家珍》等,但多已早佚,仅存《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3书。其提出“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之说,逐渐成为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之一。1234年去世。

张元素

044 张元素1151—1234

金代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水)人。8岁参加童子科举考试,27岁考进士落弟,便放弃仕途,发愤学医。他曾治愈名医刘完素的伤寒证,自此成名。他的贡献是发展了脏腑辨证用药学说,倡导药物归经理论。他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探讨药物归经,研究药物医疗效果,为药物理论研究提出新课题,为临床用药制定新原则。学术上主张治病不能拘泥于古方,认为用药应因气候,因患者体质而宜。他善于化裁古方,创造新方,并制定了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创立了辨证用药的一种通用程式。李时珍称赞其“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著有《珍珠囊》、《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弟子李杲、王好古为当时名医。。

☚ 刘河间   张从正 ☛
张元素

张元素12世纪

金医学家。易州 (今河北省易县)人,字洁古,又称“易水先生”。张氏27岁时考进士落第,从此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医药学。据载当时名气甚大的刘完素患伤寒病(发热性疾病)8日未愈,后经张元素医治而恢复健康,从此张元素成名。张氏受《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也应该向前发展,不应泥古不化。从而提出了“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新观点,意思是说古今的气候变化规律是不相同的,因此古代的医方不一定能适应今天的疾病。主张应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因此,他化裁古方,自制了许多新方。他的这一主张,对金元医学学术的革新与争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氏对药学理论的研究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对药物归经进行了探讨,拟定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对后世药学理论的发展影响较大。明·李时珍评价张元素“大扬医理,灵(《灵枢》)素(《素问》)之下,一人而已。” 张氏著有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珍珠囊》、《药注难经》等。张元素的学生有李杲(东垣)、王好古等,都是当代名医。张氏的儿子张璧,继承父业,也以医著名于世。他的弟子秉承了他的学术主张并有所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医学流派——易水学派。

☚ 许叔微   张从正 ☛

张元素zhāng yuán sù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25)。人名。金医学家,字洁古,又称“易水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曾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退而习医,勤学苦思,洞彻医术。为“易水派”之开山。著有《医学启源》、《洁古本草》、《珍珠囊》、《洁古家珍》、《洁古注叔和脉诀》、《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张元素zhāngyuánsù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 人。李杲、王好古等曾从他学医。著有《珍珠囊药性赋》《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药注难经》等书。重视内因在疾病上的作用。受《中藏经》的影响, 根据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归纳用药, 在药物效用的掌握上执简驭繁, 对其后医家很有影响。针对当时运气学说盛行和泥守古方情况, 提出“运气不齐, 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 的独到见解, 并善于化裁古方, 自制新方, 在方药等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张元素

张元素

张元素(十二世纪),金代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人称易水先生。张氏二十七岁考进士落第,因而发愤学医。据记载当时名医刘河间病伤寒八日不愈,元素为之诊治而愈,从此成名。张氏医学思想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他受《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也应该向前发展,不应泥古不化,倡导“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见解,主张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以适应临证实际需要,并善于化裁古方,自制新方。他这一主张,对金元医学学术的革新与争鸣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著作有《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药注难经》等。其中以《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为代表作。张氏毕生致力于药学的研究,他受《中藏经》的影响,以脏腑经络辨证为基础,进行药物归经的探讨,对药物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一理论根据脏腑经络的标本寒热虚实之理,研究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其归经的运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效能。李时珍赞扬张元素曰:“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大扬医理,《灵》(灵枢)《素》(素问)之下,一人而已。”张氏的学生有李杲(东垣)、王好古,都是当代名医。尤其是李东垣继承了张元素的脏腑辨证用药学说,而创立脾胃学说;在药物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名方。其子张璧,继父业,著名于时。

☚ 陈言   宋慈 ☛

张元素

金杰出医学家。字洁古。易州 (今河北易县) 人。八岁试童子学,二十七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下第,遂专心学医。后治愈当时名医刘完素疾,医名益显。李杲、王好古等曾从他学医。创“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之说;故治病不用古方,在制方上有新的见解。对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有详尽的阐述。后为李时珍所称赞。有《珍珠囊》、《药性赋》、《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药注难经》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