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儿玉源太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儿玉源太郎
儿玉源太郎1852—1906日本第四任台湾总督。陆军中将。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曾侵略台湾。1885年任日军参谋本部一部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任大本营留守参谋长。1898年2月继乃木希典出任台湾第四任总督。任职期间,其施政措施有:(1)改革总督府内部机构,扩大民政部权限,简化县、厅办务署官制,改为20厅,裁减冗员;(2)恢复保甲制度,组织壮丁团,厉行连坐法,推行招降政策,以防台民继续抗日;(3)整顿金融制度,统一币制,设立台湾银行;(4)实行食盐、樟脑、烟草、鸦片专卖制度,整理租税赋课;(5)募集事业公债,修筑基隆港和纵贯铁路;(6)公布台湾地籍规程,实施土地清丈,扩大官田,完成殖民地土地政策; (7)设立医院,创市场制度,改正市区。上述措施,奠定了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的基础,使日据初期兴起的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被镇压下去,抗日志士林李成、简大狮、黄国镇、林少猫等惨遭杀害。故儿玉被日本称为治台“政绩”最大的一位总督。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儿玉就任日本参谋本部次长,仍兼台湾总督。后调往满洲,充日本满洲军总参谋长,晋升大将。战后复还台湾原任。1906年3月回国,专任参谋总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