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傅青主女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系中医妇科著作,又名《女科》。清傅山撰。初刊于道光七年(1827)。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其合刊本名《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二卷。后有清陆懋修收入 《世补斋医书》中之校订本,改称《重订傅徵君女科》。现存版本主要有:清道光七年 (1827)刻本 (四卷,附《产后篇》); 清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清同治二年(1863)聚星楼重刻本;清同治八年(1869)湖北崇文书局刻本;清扫叶山房刻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版; 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傅山 (1607—1684),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公之它,又号朱衣道人,山西阳曲(太原)人,明末清初医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善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医药。为人重节,不阿权贵。明亡,隐居不出。清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词”科,强迎傅山赴京,山死拒不就。傅氏在妇、儿、外科方面造诣良深,所著医书遗稿经后世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二书,大行于世。一说傅氏为反清,作品均隐姓名,后以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石室秘录》、《洞天奥旨》实际为傅氏之作,抽出部分内容复其真名单独刊行为傅氏男女二科专著。
 《傅青主女科》4卷,分女科上、下卷,产后篇上、下卷。女科上卷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症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等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篇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产后诸症治法等三部,分列为17症;产后篇下卷论述误破尿脬、淋、泻、完谷不化、痢、霍乱、呕逆、咳嗽、水肿杂病,分列为26症;并附补篇一章。书中反映了作者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藏象理论和脏腑学说,阐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及诸病症之临床表现;在诊断上以肝、脾、肾三脏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善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的治疗法则。
 傅氏崇经而不拘经,勇于独创,另具一格。对女科各证,多所发明,处方平正,理法严谨,精易实用,疗效显著,其中不少方剂已被近代视为名方,如完带汤、易黄汤、生化汤等。迄今山西一带生化汤应用甚广,成为产后的常规方剂。傅氏女科一书文字朴实,简明扼要,切于临床,为后世妇产科医学家所推崇,成为妇产科的重要名著。

《傅青主女科》 - 中外名书奇书 - 可可诗词网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作者清傅山。傅山(1601~1684),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别号很多,如鼎臣,石道人等,山西阳曲人。明亡后自称朱衣道人。此书约成于17世纪,初刊于1827年。《女科》2卷,共论80证,列83方,基本1证1方。又有《产后编》2卷,论述42证,另补编3证,合刊本名《女科产后编》或《傅氏女科全集》。

《傅青主女科》运用中医脏腑学说,对带下、血崩、经期、妊娠及其并发症、小产、难产、正产及产后诸症予以论述,每证多以病因、生理特点、病理机转及治疗法则论证,后附治疗方剂,并阐述处方用药机理及方药服法,需进一步解释则作眉批。本书主要以肝脾肾三脏辩证立论,补气血、调脾胃而定处方。理法严谨,文字简要,处方实用。《产后编》卷1先述“总论”,后论“产前后方症宜忌”、“产后诸症治法”。《产后编》卷2,论产后杂证,据每证病情不同,例方不一,如治霍乱条,产后血块痛未除,治宜生化六和汤;产后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须无块痛,治宜附子散;产后霍乱吐泻不止无块痛者,治宜温中汤。辩证施治,简而明。后例大便不通、鸡爪风、浮肿三症为补编。本书解放后有排印本,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将合刊本亦称《傅青主女科》,并作某些删节。

傅青主女科

又名《女科》。妇科著作。清傅山(1607—1684)撰。二卷。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朱衣道人。明末清初阳曲 (今山西太原)人。少为明末诸生。博学,淹贯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医。尚气节,明亡,奉母隐居。康熙时,地方官曾举之应博学鸿词,坚辞不就。所著甚富,有《霜红龛集》十二卷,医书尚有《傅青主男科》、《产后编》。亦有人考证署名陈士铎著之《辨证录》、《石室秘录》、《洞天奥旨》实为傅氏之作,后人辑三书中之妇科内容,而成《傅青主女科》。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下卷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十门,共七十七篇,八十症、八十三方、二法。青主临证重视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滋水开郁。如上卷“白带下”中说:“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荣血以为经水,反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之品,……方用完带汤。”与其他妇科著作比较,《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证治准绳》等重要著作,均系研究前人之著述,继承先贤之成就,参以己见而撰成。《傅青主女科》则为作者创新之作,其论治、处方、用药,多自出机杼,如完带、易黄、生化诸方,疗效显著。对后世影响颇著。有道光七年(1827)刻本,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傅青主女科

书名。又名 《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参见女科、产后编条。

傅青主女科

书名。又名《女科》,清·傅山(青主)撰,约成书于17世纪,初刊于1827年,2卷,附《产后编》2卷。所录诸方均为当时所传的验方,多行之有效。《产后编》的生化汤,为治产后诸证的有效方剂,流行颇广。今传之《傅青主女科》,可能为后人从陈士铎《辨证录》中录出,加以润饰伪托傅氏之名而刊行的。其后附之《产后编》可能是傅氏原著。今有排印本刊行。

傅青主女科fùqīnɡzhǔnǚkē

医书。又名《女科》。2 卷。清·傅山撰。约成书于17 世纪, 初刊于1827 年。论述女科各病证治, 共77 篇。文字简要, 处方实用。此外作者又有《产后编》2 卷, 记述了43 种产科疾病的证治。其合刊本名《女科产后编》, 或《傅氏女科全集》。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系妇科著作。又名《女科》。2卷。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其合刊本名《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清·傅山撰。刊于1827年(道光7年)。《女科》上卷载有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症候,计38条,39症,41方; 下卷分别收录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等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篇》又名 《女科产后篇》。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上卷之后又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本书又有清·陆懋修收入《世补斋医书》中之校订本,其中将《女科》析8卷、八门,改称为《重订傅徵君女科》,并易《产后篇》为《生化篇》。作者积数十年之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阐明女性生理、病理的特点及诸病症之临床表现;在诊断上以肝、脾、肾三脏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善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的治疗法则。全书文字朴实,论述简明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精易实用,表明了傅氏在妇产科临床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为后世妇产科医家所推崇。本书刊本较多,流传亦广,建国后有排印本出版。

☚ 济阴纲目   女科经纶 ☛
000137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