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傅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傅嘏傅嘏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经邦治戎,立本为先/审时度势,以静制动/达治识要,察及玄远 傅嘏为曹魏智囊,精通韬略,识量玄远,属当时高流。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 (今陕西耀县南) 人,为西汉昭帝时智斩楼兰王的傅介子之后。伯父傅巽,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年)任侍中尚书。傅嘏在青年时期即崭露头角,被司空陈群征为掾属,傅嘏韬略多挟大家气象,出手不凡。 傅嘏三国时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字兰石,家世显赫。祖父为太守,父亲傅充为曹魏黄门侍郎。他自幼以才学闻名于时,被司空陈群选为属吏。后累迁为河南尹、尚书仆射等要职。深受司马师器重。与玄学大师何曾等私交甚深,共理朝政,俱为曹魏名臣。其子傅祗、孙傅宣,均名重当时。其重孙傅畅亦以神童闻名,有著作数十卷传世。 傅嘏 傅嘏209~255三国魏名士、哲学家。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字兰石。汉名臣傅介子之后。弱冠即知名,辟为司空掾,曾诘难刘劭所作《考课法》。正始间,历尚书郎、黄门侍郎。与曹爽、何晏不洽,免官。爽诛,党于司马氏,屡迁河南尹、尚书,赐爵关内侯,进封武乡亭侯、阳乡侯。他思虑精微,颇能识人析事,有先见之明。一度群臣纷纷献策建言伐吴, 独他力陈不可。后孙吴诸葛恪扬言北伐青、徐二州,他则断定是虚张声势,事实果如其言。及毋丘俭、文钦作乱,又是他力排众议,劝司马师亲征,并出谋画策,为平叛立功。他与玄学大师何曾以及清正之臣陈泰、荀𫗱、钟毓私交甚深,与后起之秀钟会为忘年之交, 并曾直言劝诫。年四十七卒,追赠太常,谥元侯。在当时崇尚清谈的世风中,他比较趋向事功。曾论才性同异,认为“性”无本体,“才”的外部表现即“性”。他关于“才性同”的观点与何晏等割裂才性的看法相对立。他还主张鉴赏人物应以 “实才” 为主。 ☚ 王晖 卫臻 ☛ 傅嘏 傅嘏209~255字兰石,北地泥阳(今宁县)人。曹魏谋臣。少年早慧,博学多思,知理识要,弱冠知名。好论才性,穷根究底,少有及者。初授尚书郎。时散骑常侍刘劭制订官吏考核法,交三公府讨论。嘏撰文至深,议论精辟,深受好评。正始初升尚书郎,转任黄门侍郎。曹爽执政,与吏部尚书何晏狼狈为奸。嘏揭露何晏劣行,致免官。后召任荥阳太守,未赴任。太傅司马懿辟为从事中郎。曹爽被诛,任河南尹,外统京畿,内掌帝都,升任尚书。提出改定官制的主张,又有御吴之策。嘏常与人讨论人的才干、气性同异。钟会将其谈论汇集评论。嘉平末年,封关内侯。正元元年 (254年), 进封武乡亭侯。正元二年春,毋丘俭、文钦叛乱。景王亲征,以嘏暂任尚书仆射,随军向东。俭、文败,嘏多有谋划。进封阳乡侯, 增食邑600户。与前所封共1200户。卒后, 追赠太常, 谥号 “元侯”。 ☚ 姜维 胡奋 ☛ 傅嘏209~255三国魏哲学家、文学家。字兰石。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正始年间仕魏任司空掾、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因与曹爽、何晏等不融洽,免官。后任司马懿的从事中郎,转河南尹,迁尚书仆射。在当时清谈家中,他比较趋向事功,主张衡鉴人物以 “实才” 为主。善言名理,尤好论才性,认为 “性” (本性)无本体,“才” (才能)的外部表现就是 “性” ,在才性关系上,主张 “才性同” 。善于论难,政治上主张 “法应时务” ,“循名考实” ,广选人才。原有集2卷,已佚。今存 《黄初颂》 、《征吴对》 等文,载于《艺文类聚》 及 《三国志·魏书》 中。 傅嘏209~255Fu Guproser of Wei of Three Kingdoms 傅嘏209—255字兰石,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南)人。先为司空陈群之掾,正始初,为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曹爽秉政,因事免官。司马懿诛爽,再迁为尚书。后随司马师征毌丘俭、文钦,有功封阳乡侯,是年薨,谥曰元侯。 傅嘏209—255三国时魏哲学家。字兰石。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市南)人。正始初为黄门侍郎,与曹爽、何晏相抗,免官。爽诛,党于司马氏,以功封阳乡侯。尝论“才性同异”,认为“性” (本性)无本体, “才” (才能)的外部表现就是“性”。同何晏割裂才,性之论相对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